[发明专利]一种多层油渍吸附清洁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7361.5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9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艳 |
主分类号: | A46B3/04 | 分类号: | A46B3/04;A46B9/00;A46B11/04;B32B25/04;B32B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油渍 吸附 清洁 工具 | ||
一种多层油渍吸附清洁工具,其毛刷为三层结构,相互套嵌,内层为耐腐蚀高韧性橡胶条,中层为可溶性软蜡,外层为海绵。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内层为耐腐蚀高韧性橡胶条,通过增韧聚氯乙烯树脂的加入,来回折弯,实用寿命长,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双键,易自聚,亦易共聚,快速集聚,增加韧性,中层为可溶性软蜡,以微晶蜡为主体,配合植物油,组成内层,外层包裹油凝胶剂制备的蜡,在吸附油渍后,与油渍溶解,稀释,有效清理油污,外层的海绵吸附油渍,油渍通过海绵渗透到蜡表面,与蜡溶解,留在海绵上,不会对玻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多层油渍吸附清洁工具。
背景技术:
毛刷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劳作工具。毛刷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汉民族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几千年来,它为创造汉族民族光辉灿烂的劳动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玻璃上的油渍一直以来都是打扫卫生最为头疼的地方,现有多用报纸进行擦拭,费时费力,现有的集中毛刷材质在玻璃上也无法进行清洁油污;
PBT丝的弹性较尼龙刷丝要好,但耐磨性不及610,PBT的性能较软,最适用于精细部件的清洗去污,比如汽车表面清洗,但是对玻璃表面的油渍无法吸附稀释;
尼龙或者植毛刷,刷丝抗磨损性能较好,具有耐高温耐酸碱等特性,弹性较好,适用于家庭除尘和清洗中毛刷部件,比如吸尘器滚刷、毛刷辊、毛刷平台等等,长期对玻璃表面的摩擦,容易造成玻璃出现划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 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层油渍吸附清洁工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层油渍吸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其毛刷为三层结构,相互套嵌,内层为耐腐蚀高韧性橡胶条,中层为可溶性软蜡,外层为海绵;
所述的海绵内吸附一定量的柠檬酸与水的混合清洁液,其比例为 1:300-350;
三层结构的毛刷顶端捆有橡皮筋,插在清洁工具上,清洁工具上插有 30-40根毛刷。
毛刷整体直径为0.7-1cm,长度为10-12cm,每次吸附柠檬酸与水的混合清洁液,使用面积在0.8-1平方米。
所述的耐腐蚀高韧性橡胶条具体为,丁基橡胶70-90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0-15份、壳聚糖8-1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8份、抗氧化剂6-9份、增韧剂12-19份、聚苯硫醚原粉95-97份、分散偶联剂1-2份、增韧聚氯乙烯树脂 30-50份、丙烯酸酯类聚合物2-6份。
所述的耐腐蚀高韧性橡胶条制备方法为:
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双螺杆片材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25:1,挤出温度为100-130℃,螺杆转速为60-150r/min;
将丁基橡胶、抗氧化剂、增韧剂混合,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双螺杆片材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35:1,挤出温度为170-180℃,螺杆转速为 120-300r/min;
将聚苯硫醚原粉、分散偶联剂、增韧聚氯乙烯树脂、丙烯酸酯类聚合物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双螺杆片材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29:1,挤出温度为270-280℃,螺杆转速为360-400r/min;
取增韧网格,粉碎,与三次挤出物混合,通过挤出机挤出,即可得到耐腐蚀高韧性橡胶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艳,未经王小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73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