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的降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6411.8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9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陈黎;辛昭;赵杨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11/16 | 分类号: | C08J11/16;C08L3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6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固性 聚丙烯酸酯 树脂 降解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的降解方法,该方法包括:一、将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进行球磨处理,得到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微粒;二、将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微粒与NaOH溶液充分混合,然后进行加热加压反应,得到反应液;三、将反应液加入无机酸沉淀剂溶液中,搅匀后形成混合溶液,控制混合溶液的pH为6~7,然后将所述混合溶液依次进行静置、过滤和干燥处理,得到降解产物。本发明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利用NaOH溶液解缠并破坏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中的物理交联点,并将其降解为可溶于THF/DMSO/DMF的小分子产物,整个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且工艺简单,过程易控,所用设备常见,适用于大规模降解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降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的降解方法。
背景技术
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是一种以聚丙烯酸为主链的交联网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模量高、刚性大、耐热和绝缘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等领域。在电子领域,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常用于制造印刷线路板的载体,是电子产品的基础组成部分。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印刷线路板废弃物,印刷线路板上的电阻、电容等元器件可通过机械方法拆除并回收利用,热塑性聚乙烯和聚酯可用有机溶剂溶解和再次利用,但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在其加工过程中形成了物理交联点,无法用有机溶解或高温熔融,大大限制了其循环使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目前,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的降解方法主要有焚烧法、热解法和微波法。焚烧法是将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破碎后焚烧,使其转变为CO2、H2O和废渣,再将废渣粉碎后回收;热解法是将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粉碎,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分解成气态或液态的烃类化合物,再通过催化反应提取有用的烃类化合物;微波法是利用微波加热将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降解为小分子化合物。这三种方法均可使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的大分子结构断裂,断裂过程中会产生二恶英等有毒有害气体,增加了处理难度。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所利用高效电弧等离子体,在高温无氧的条件下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分解成玻璃体和尾气,然后分别进行回收;该方法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但对设备要求较高,大规模降解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的降解方法。该方法先将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球磨成微粒,然后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利用NaOH溶液解缠并破坏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中的物理交联点,并将其降解为可溶于THF/DMSO/DMF的小分子产物,整个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且工艺简单,过程易控,所用设备常见,适用于大规模降解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的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进行球磨处理,得到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微粒;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微粒与NaOH溶液充分混合,然后进行加热加压反应,得到反应液;所述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微粒的质量与NaOH溶液的体积之比为1:1,所述质量的单位为g,所述体积的单位为mL;所述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20%;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反应液加入无机酸沉淀剂溶液中,搅匀后形成混合溶液,控制混合溶液的pH为6~7,然后将所述混合溶液依次进行静置、过滤和干燥处理,得到降解产物。
上述的一种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的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是通过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形成丙烯酸酯,然后添加多元醇制备而成。
上述的一种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的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微粒的粒径为10μm~3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6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肤组合物及其应用、保健品
- 下一篇:一种高效粮食淘洗烘干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