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壳活性炭负载土霉素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5523.1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3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孙仁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心洲葡萄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F17/20;C05F17/50;C05F17/10;C01B32/32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431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壳 活性炭 负载 土霉素 有机肥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壳活性炭负载土霉素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将稻壳粉碎炭化后,粉碎活化,酸洗水洗后干燥得到粉状活性炭,将土霉素药渣加水混合,与粉状活性炭后水浴加热,微波处理后,风干与尿素、牲畜粪便加入到污泥中接种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第一次发酵,之后再摊开接种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菌剂,进行第二次发酵既得。本发明制备有机肥利用率高,可被生物降解,无任何异味,脱臭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壳活性炭负载土霉素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湖泊底泥是构成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和能量循环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也是营养物质和污染物的主要存积场所。湖泊底泥一般包含流尘、泥沙、多种有机质及污染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生化作用及水体流动而积累在湖底,沉积在湖底的营养物质将逐渐释放,用来补充水体的营养物质,对湖泊底泥进行发酵生物有机肥处理,利用底泥中丰富的营养元素及矿物质,将其制作成为生物有机肥,使底泥中的有机物重新进入生态系统,从而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稻壳活性炭负载土霉素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有机肥利用率高,可被生物降解,无任何异味,脱臭效果良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稻壳活性炭负载土霉素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粉状活性炭
将30-40重量份稻壳进行升温炭化,自然降至室温后,将炭化后的稻壳用粉碎机粉碎,过40-60目筛,再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加入0.5-3重量份活化剂,充分混合均匀,在室温下静置12-24小时,在氮气保护下,升温活化后,用盐酸清洗,在使用清水洗涤3-4次,放入真空干燥箱干燥后研磨至40-60目,得到粉状活性炭,待用;
(2)活性炭负载土霉素
将5-10重量份土霉素药渣加入3-5倍水混合,加入步骤(1)所得粉状活性炭后水浴加热升温至60-70℃保温搅拌混合20-30分钟,经过微波功率为190-225W、温度为145-165℃的微波处理30-45分钟,自然风干后,待用;
(3)一次发酵
将50-70重量份量污泥置于泥浆池中,加入5-8重量份尿素、15-25重量份的牲畜粪便与步骤(2)所得物后,接种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接种量为3.5%,充分搅拌后,进行发酵5-10天,发酵期间每2-3天将发酵池内的物料搅拌一次,待用;
(4)二次发酵
将步骤(3)经过一次发酵的发酵物,摊开接种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菌剂,接种量3.5%,控制湿度与温度,发酵时间5-8天后,干燥至含水率为22-28%,经称重、包装后即得所述的稻壳活性炭负载土霉素有机肥。
所述的升温炭化为在制电控炭化炉中通过程序升温模式进行炭化100℃/h,升温至500℃,保持0.5-1.5小时。
所述的步骤(1)的干燥为在真空干燥箱中温度调至100-110℃下干燥5-7小时。
所述的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抱杆菌、施氏假单胞菌、黑曲霉和酿酒薛母进行活化后,分别接入种子罐发酵培养,培养24-72小时后自然晾干既得。
所述的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菌剂为将固氮菌、溶磷菌、解钾菌分别各自适宜的培养基下培养之后,转入揺瓶中进行培养24-30小时后,分别转入发酵罐内液体培养,培养24-72小时后自然晾干既得。
所述的牲畜粪便选自牛粪、羊粪、猪粪、鸡粪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心洲葡萄专业合作社,未经马鞍山市心洲葡萄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55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