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繁殖中华淡翅盲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5330.6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6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田俊策;郑许松;谢宇凯;吕仲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3100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繁殖 中华 淡翅盲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工繁殖中华淡翅盲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稻飞虱是中国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害虫,目前主流的防治手段依然是化学防治。由于化学防治导致“3R”问题的严重化和气候的变暖直接导致了天敌数量的大幅减少,自然调控力下降,农药产生的生殖效应使飞虱有爆发加重趋势。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化学防治已经渐渐不符合绿色农业的要求。对环境无害的生物防治已经显露出其优越性和重要性。中华淡翅盲蝽Tytthus chinensis属半翅目盲蝽科Miridae,淡翅盲蝽属Tytthus,主要捕食稻田生态系统中半翅目的飞虱、叶蝉等,是稻飞虱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中华淡翅盲蝽是一种伴迁性天敌,随稻飞虱一起迁入稻田,其田间起始种群低,需要到后期才能起到控制作用。
由于自然界中天敌的数量存在滞后性不足以控制害虫,需要进行室内大量繁殖,随后进行人工释放进行防治。目前虽然已经对中华淡翅盲蝽的人工繁育开展了不少的研究,如人工饲料进行研发、替代食物的筛选等,但并没有与之配套的大量繁殖的方法,特别是在产卵基质上没有突破,室内的未能进行大量繁殖一直是中华淡翅盲蝽应用的一个瓶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人工繁殖中华淡翅盲蝽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四季豆为提供水分和产卵基质的进行人工大量繁殖中华淡翅盲蝽,不用种植水稻,操作简单、成本低、无季节限制,适合于产业推广中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繁殖中华淡翅盲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直径为13cm的玻璃培养皿用于中华淡翅盲蝽的饲养;
(2)培养皿内铺上直径13cm的滤纸;
(3)准备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以供取食水分和产卵;
(4)准备米蛾卵卡做为中华淡翅盲蝽的食物;
(5)中华淡翅盲蝽成虫的饲养:在温度26-28℃,湿度65%-75%的条件下,将45-55头中华淡翅盲蝽成虫引入到步骤(1)准备好的培养皿中,于培养皿中放入步骤(3)准备好的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和步骤(4)准备好的米蛾卵卡,每隔3天更换一次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同时更换米蛾卵卡,并将更换下来的米蛾卵卡抛弃;更换下来的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上会有大量的中华淡翅盲蝽的卵,将带中华淡翅盲蝽卵的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移入步骤(1)准备好的新培养皿中,按步骤(6)进行饲养;
(6)中华淡翅盲蝽若虫的饲养:在温度26-28℃,湿度65%-75%的条件下,将1-2条带有中华淡翅盲蝽卵的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移入步骤(1)准备好的培养皿中,同时于培养皿中放入步骤(3)准备好的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和步骤(4)准备好的米蛾卵卡,每隔3天更换一次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同时更换米蛾卵卡,直至中华淡翅盲蝽羽化;更换下来的米蛾卵卡和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均做抛弃处理;饲养8-14天后,将羽化的中华淡翅盲蝽挑出,按步骤(5)饲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所有四季豆均剪去2端,使其至10cm左右,同时2端用蜡封口。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水稻按照以下方式处理:将移栽后30-45天的单分蘖洗净;根部用湿润的脱脂棉花包裹;用剪刀将稻株剪成10cm后备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准备米蛾卵卡具体为:将冷冻的米蛾卵通过胶水固定在A4复印纸上,待干燥后根据需求剪成相应大小使用;待用的卵卡存放至-20℃冰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以50-100颗米蛾卵:1头中华淡翅盲蝽的比例投放卵卡供中华淡翅盲蝽成虫取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以100颗米蛾卵:1头中华淡翅盲蝽的比例投放卵卡供中华淡翅盲蝽成虫取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中华淡翅盲蝽的成虫虫口密度>50,若虫虫口密度>50时,分皿饲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当中华淡翅盲蝽孵化5天后,若虫的虫口密度>50头/培养皿时分皿饲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利用四季豆为提供水分和产卵基质的进行人工大量繁殖中华淡翅盲蝽,不用种植水稻,操作简单、成本低、无季节限制,适合于产业推广中应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5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紫萼距花为载体和蜜源的赤眼蜂释放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粉虫的饲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