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三自由度加载系统的力-位移混合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4691.9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1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琦;许国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西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1/42 | 分类号: | G05B11/42;G05D27/00;G01N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吴彦峰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由度 加载 系统 位移 混合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三自由度加载系统的力-位移混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1:对三自由度加载系统发出位移、转角和轴力命令,通过非线性变换G1得到作动器A、作动器B和作动器C的目标位移,作用在试件上;
步骤2:在试件的水平以及竖向设置LVDT位移传感器,采集LVDT位移传感器的位移,并同时采集作动器A、作动器B和作动器C的位移和出力;
步骤3:将LVDT位移传感器的位移通过非线性变换G2得到试件的实际位移和实际转角,将作动器的位移和出力,通过非线性变换G3得到试件的实际轴力;
步骤4:将实际位移、实际转角和实际轴力传输给三自由度加载系统进行反馈控制,继续通过PI控制器的修正重复步骤1-4,直至满足三自由度加载系统的预设条件,从而实现试件的目标位移、轴力和转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三自由度加载系统的力-位移混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三自由度加载系统通过L型加载梁作用在试件上,作动器A在水平方向上连接在L型加载梁的短边,作动器B和作动器C在竖直方向上连接在L型加载梁的长边上,所述作动器A、作动器B和作动器C的目标位移通过L型加载梁将力作用在试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三自由度加载系统的力-位移混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非线性变换G1的具体为:作动器的目标位移其中作动器A与固定端连接处在竖直方向上投射到地面的点为坐标原点,逆时针方向为转角的正方向,水平向右为X轴,竖直向上为Y轴,i取A、B、C,dic表示作动器A、作动器B或作动器C的目标位移,XAi,s为作动器A、作动器B或作动器C与试件相连一端的横坐标,XAi,f为作动器A、作动器B或作动器C固定端的横坐标,YAi,s为作动器A、作动器B或作动器C与试件相连一端的纵坐标,YAi,f为作动器A、作动器B或作动器C固定端的纵坐标,dio为各作动器的初始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三自由度加载系统的力-位移混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LVDT位移传感器的具体设置方法为:在试件的顶梁两端分别竖向设置LVDT位移传感器Ⅱ和LVDT位移传感器Ⅲ,并在顶梁一端设置一个水平的LVDT位移传感器Ⅰ;在试件的底梁两端分别竖向设置LVDT位移传感器Ⅴ和LVDT位移传感器Ⅵ,并在底梁一端设置一个水平的LVDT位移传感器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三自由度加载系统的力-位移混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VDT位移传感器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固定件和顶梁或底梁的被测位置铰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三自由度加载系统的力-位移混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非线性变换G2具体为:
所述试件的实际位移d1′=dc′-do,其中do是底梁上表面中心O点处的水平位移,X2,f、X3,f分别为传感器Ⅱ、传感器Ⅲ固定端的横坐标,L2、L3分别为传感器Ⅱ、传感器Ⅲ运动过程中的长度,α2、α3分别为传感器Ⅱ、传感器Ⅲ与X轴负方向的夹角,XCO是顶梁下表面中心C点处的初始横坐标;
所述试件的实际转角其中d为传感器Ⅱ和传感器Ⅲ之间的水平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三自由度加载系统的力-位移混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非线性变换G3具体为:所述试件的实际轴力N′=F1·sinγ1+F2·sinγ2+F3·sinγ3,其中,F1为作动器A的实际出力,F2为作动器B的实际出力,F3为作动器D的实际出力,γ1、γ2、γ3分别为作动器A、作动器B、作动器C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西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华西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46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