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固化碳纤维锻造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4533.3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0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尚武林;吕严;封亚欧;徐亚飞;周恒香;张斯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神鹰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鹰游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固化 碳纤维 制备 锻造 树脂基体 环氧树脂 捏合 复合材料制品 复杂几何形状 树脂浸润纤维 重量份数配比 三辊研磨机 比例称量 充分混合 短切纤维 混合方式 连续纤维 生产效率 树脂增强 纤维分布 打孔 捏合机 重现性 树脂 裁料 加热 近似 冷却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固化碳纤维锻造料的制备方法,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树脂增强体:20%‑80%,快速固化树脂:20%‑80%,填料:0.5%‑2%,助剂:1%‑3%,快速固化树脂基体的制备,将热潜伏性快速固化环氧树脂在20℃‑70℃范围内通过三辊研磨机充分混合,至少三次,混合方式:短切纤维与树脂基体按比例称量接触后在20‑70℃加热情况下经过捏合机捏合1‑6小时,树脂浸润纤维表面,冷却后既得到快速固化碳纤维锻造料,非常适用于复杂几何形状的复合材料制品,并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省去了传统连续纤维的裁料和叠料等过程。纤维分布近似于各向同性,性能更加稳定,便于打孔等尺寸加工,性能重现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固化碳纤维锻造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轻量化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和工业等领域,相对与传统钢铁和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一直受到世界各发达国的重视。
但是一般连续碳纤维纤维的复合材料具有各向异性特点,还存在成型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制作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固化碳纤维锻造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一般连续碳纤维纤维的复合材料具有各向异性特点,还存在成型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制作成本高等缺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固化碳纤维锻造料的制备方法,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
树脂增强体:20%-80%;
快速固化树脂:20%-80%;
填料:0.5%-2%;
助剂:1%-3%。
S1、快速固化树脂基体的制备,将热潜伏性快速固化环氧树脂在20℃ -70℃范围内通过三辊研磨机充分混合,至少三次。
S2、混合方式:短切纤维与树脂基体按比例称量接触后在20-70℃加热情况下经过捏合机捏合1-6小时,树脂浸润纤维表面,冷却后既得到快速固化碳纤维锻造料
S3、模压固化成型工艺:模压压力值为700T/m2~1500T/m2,为实现其快速固化需求,锻造料核心固化温度为120℃-160℃,保压时间为20min-60min。
优选的,所述S1以短切碳纤维为主要增强材料,以热潜伏性快速固化环氧树脂为基体,并且短切碳纤维:环氧树脂之间的比例为10~80:90~20。
优选的,所述S1的短切碳纤维可以是以连续碳纤维为原料经短切后获得,也可以是碳纤维边角料等废料,碳纤维长度从1mm至100mm不等,碳纤维长度分布可以是等长的,也可以是两种长度及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S1的热潜伏性快速固化环氧树脂为一树脂组合物,并且树脂组合物包含树脂主剂、热潜伏性固化剂、促进剂、增韧剂、填料及助剂,树脂主剂、热潜伏性固化剂、促进剂、增韧剂、填料和助剂的比例为 100:1~20:0.01~10:0.01~20:0.01~20:0.01~10。
优选的,所述树脂主剂为室温下为液态的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胺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或酚醛环氧树脂。
优选的,所述快速固化碳纤维锻造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其冲击强度≥ 50KJ/m2,拉伸强度≥4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神鹰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鹰游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神鹰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鹰游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45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