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功能成像引导的光热诊疗一体化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3675.8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8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徐祖顺;邹义彪;张墨珏;杨盛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04 | 分类号: | A61K49/04;A61K41/00;A61K49/10;A61K49/12;A61K49/18;A61K49/00;A61P35/00;B82Y5/00;B82Y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李蕾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成像 引导 光热 诊疗 一体化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成像引导的光热诊疗一体化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以乙酸铅、硫化钠、巯基乙醇和3‑氯丙酸为原料,以水为溶剂,制备硫化铅纳米粒子;S2:以丙烯酸、邻菲啰啉和六水合氯化钆为单体,乙醇为溶剂,制备含钆配合物;S3:将硫化铅纳米粒子、含钆配合物加入到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中,并加入催化剂和活化剂,反应后得钆配合物及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接枝的纳米颗粒,即得。有益效果为:首次尝试在硫化铅纳米粒子表面接枝含钆配合物,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CT和MRI成像引导功能,同时其光热效果好;该纳米颗粒在小白鼠体内表现出较高的血液半衰期和低的生物毒性,故在临床诊断上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与生物医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功能成像引导的光热诊疗一体化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热诊疗是指纳米材料通过对特殊光线的吸收,从而呈现出优异的对病灶部位具有良好诊断与治疗效果的多功能纳米材料。与早期的光热诊疗试剂相比,基于硫化铅的光热诊疗试剂具有优异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及光热治疗(PTT)性能,在活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硫化铅作为一种高原子序数材料,具有优良的X射线吸收能力、超小粒径、以及良好的光热转换等优点。硫化铅的CT成像性能优于一般临床上的碘试剂,并且具有优异的水分散性和较高的血液半衰期。然而,由于X射线较低的穿透性,单一的CT成像纳米材料往往不能获取病灶部位的全面信息。作为当今的研究热门,核磁共振(MR)成像由于其独特的组织穿透能力,得到了更广泛的研究。因此,研究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兼具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及核磁共振成像引导功能及光热治疗功能的纳米颗粒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功能成像引导的光热诊疗一体化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生物相容性好的MRI/CT引导的PTT诊疗一体化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颗粒在临床诊断及疾病光热治疗方面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功能成像引导的光热诊疗一体化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乙酸铅水溶液与巯基乙醇水溶液在N2氛围下搅拌混和得混合液,升温至40-60℃,然后向混合液中滴加硫化钠水溶液,滴加完成后得反应液,充分反应,然后降至室温,再加入3-氯丙酸,持续搅拌反应12h以上,透析提纯并冻干,得具有CT成像引导及光热功能的硫化铅纳米粒子;
S2.将丙烯酸的乙醇溶液升温至55-65℃并用氨水调节其pH至碱性,然后滴加六水合氯化钆的乙醇溶液,滴加完成后再次用氨水调节其pH至碱性,再次滴加邻菲啰啉的乙醇溶液,滴加完成后得反应液,反应5h以上,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具有MRI成像引导功能的含钆配合物;
S3.将S1制得的硫化铅纳米粒子、S2制备的含钆配合物和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按照20-90mg:2.6-10.2mg:2.5-10mL的用量比例混合,然后在N2氛围下充分搅拌,再加入催化剂氯化亚铜和活化剂联吡啶,持续反应24h以上,反应结束后,分离提纯并干燥,即得所述双功能成像引导的光热诊疗一体化纳米颗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如下进一步的具体选择。
具体的,S1中乙酸铅水溶液由乙酸铅与去离子水按照0.19-0.76g:10mL的比例配制而成;巯基乙醇水溶液由巯基乙醇与去离子水按照0.23-0.93g:20mL的比例配制而成;硫化钠水溶中由硫化钠与去离子水按照0.06-0.24g:10mL的比例配制而成。
具体的,S1的反应液中乙酸铅、巯基乙醇和硫化钠的质量之比为0.19-0.76:0.23-0.93:0.06-0.24,加入的3-氯丙酸与反应液中巯基乙醇的质量之比为0.57-2.28:0.23-0.93。
具体的,S1中的充分反应是指反应持续15min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36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