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市政工程取水泵用拦污罩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3434.3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2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利芬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市政工程 水泵 用拦污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辅助结构,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市政工程取水泵用拦污罩结构。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水用于搅拌、清洗、浇淋等。如果采用地下水,则可能会造成地下水的过度使用。而从河道直接取水,则更方便快捷,且成本更低。通过水泵取水时,水泵口处一般要安装拦污罩,可避免杂物堵塞水泵。现有的拦污罩存在的缺点是:安装、拆卸操作繁琐,拦污罩的底部为水平设置,容易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且使用效果好的市政工程取水泵用拦污罩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市政工程取水泵用拦污罩结构,包括拦污罩本体,其中所述拦污罩本体由四根立柱、设置在相邻立柱之间的围板及设置在立柱顶端的盖板及设置在立柱底端的底板组成;四根立柱两两相连,在其中一块围板上部设有与外部水管连接的第一供水接头;在围板上分布有若干第一过滤孔;
在底板上方设置有水泵隔腔,所述水泵隔腔侧壁上分布有若干第二过滤孔,在水泵隔腔其中一侧面上设有第二供水接头;第二供水接头一端与水泵隔腔内的水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供水接头管路连接;所述立柱的相邻两侧带有插槽,围板的两侧分别插置于所述插槽中。
上述的一种市政工程取水泵用拦污罩结构中,所述底板由两块对称且倾斜设置的斜网板构成,两块斜网板形成八字形结构;两块斜网板配合所形成的夹角为130-160°。
上述的一种市政工程取水泵用拦污罩结构中,两块斜网板下端对应的立柱上设有支座,支座对应的斜网板下端面设有连接台,在支座与对应的连接台之间设有弹簧;底板与围板之间形成有排污间隙,该排污间隙的宽度为5-8mm。
上述的一种市政工程取水泵用拦污罩结构中,所述立柱的上端面带有插孔,盖板的下表面带有与所述插孔配合的插柱。
上述的一种市政工程取水泵用拦污罩结构中,所述第一过滤孔的直径为2-3cm;各第一过滤孔倾斜设置,各第一过滤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0°。
上述的一种市政工程取水泵用拦污罩结构中,所述第二过滤孔的直径为1-1.5cm;各第二过滤孔倾斜设置,各第二过滤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70°。
上述的一种市政工程取水泵用拦污罩结构中,所述水泵隔腔呈喇叭形结构,该水泵隔腔外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80°。
上述的一种市政工程取水泵用拦污罩结构中,所述水泵隔腔下方的底板上分布有若干支柱,在支柱上端架设有支架,在支架边缘设有定位凸台,在水泵隔腔底部设有与各定位凸台一一对应的定位盲孔;在水泵隔腔底面上分布有若干排污孔。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带第一过滤孔的围板,对体积较大的垃圾进行一次过滤,然后通过水泵隔腔上的第二过滤孔进行二次过滤,第二过滤孔的尺寸小于第一过滤网的尺寸,用于对垃圾进行二次过滤,以保证水泵的正常工作。外部管路直接与第一供水接头连接,不需要与水泵直连,使水泵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为了在过滤垃圾的同时,有效避免堵塞,第一过滤孔和第二过滤孔均设置为倾斜结构,有利于孔内垃圾的脱离。进一步地,底板通过弹簧与立柱连接,通过水泵的震动,可以使水泵隔腔外壁上的垃圾及时脱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立柱上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立柱1、插槽1a、插孔1b、围板2、第一供水接头2a、第一过滤孔2b、盖板3、底板4、斜网板4a、连接台4b、支柱4c、支架4d、定位凸台4e、水泵隔腔5、第二过滤孔5a、第二供水接头5b、定位盲孔5c、排污孔5d、支座6、弹簧7。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市政工程取水泵用拦污罩结构,包括拦污罩本体,所述拦污罩本体由四根相互连接的立柱1、设置在相邻立柱1之间的围板2及设置在立柱1顶端的盖板3及设置在立柱1底端的底板4组成;在立柱1的上端面带有插孔1b,盖板3的下表面带有与所述插孔1b配合的插柱,盖板通过插孔和插柱配合固定在立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利芬,未经李利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34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