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源胸腔压差人工心脏及其植入位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3346.3 | 申请日: | 2017-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1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钢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钢坤 |
主分类号: | A61M1/12 | 分类号: | A61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左心室 左心 二尖瓣 人工心脏 主动脉瓣 左心房 胸腔 端头 管内 脉管 无源 压差 连通 外部供电 植入位置 中空囊 中空腔 左肺叶 上端 并发症 空腔 溶血 下端 异形 感染 | ||
一种无源胸腔压差人工心脏,其左心囊的中空腔为左心室,左心囊的外形呈与左肺叶外侧曲面相应的异形中空囊;左心囊的上端连通左心室管A,左心室管A的前端有二尖瓣,二尖瓣被左心房接头约束在左心室管A管的端头和左心房接头的管内;左心囊中空腔的下端连通左心室管B,左心室管B的后端是主动脉瓣,主动脉瓣被主动脉管约束在左心室管B的端头和主动脉管的管内。本发明无须泵及外部供电和控制,可避免、溶血、感染等致命的并发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无源胸腔压差人工心脏及其植入位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人工心脏原理是:将人工辅助泵体(蠕动泵/隔膜泵)植入胸腔,经泵体驱动血流进入左或和右心室,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脏泵血功能。现有技术的人工心脏存在较大局限性。首先,这种方法具有一系列禁忌、需要外源性供电和控制等复杂工艺,因而实际应用范围十分有限。其次,目前的心室辅助装置需要与血液直接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出血、血栓、溶血、感染、免疫反应等一系列致命的并发症。第三,这种方法只能暂时替代左心泵血,使用寿命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无须复杂机械泵体,不需要外界供电和控制系统,尤其是心脏瓣膜功能丧失的一种无源胸腔压差人工心脏。
技术方案
一种无源胸腔压差人工心脏,包括主动脉管、主动脉瓣、左心室管B、左心囊、左心室管A、二尖瓣及左心房接头,包括肺动脉主干管、肺动脉瓣、右心室管B、左心囊、右心室管A、三尖瓣及右心房接头,其所述的左心囊的中空腔为左心室,左心囊的外形呈与左肺叶外侧曲面相应的异形中空囊结构;所述的左心囊中空腔的上端连通左心室管A,所述的左心室管A的前端有二尖瓣,二尖瓣被左心房接头约束在左心室管A管的端头和左心房接头的管内,左心房接头的内丝与左心室管A的外丝啮合;所述的左心囊中空腔的下端连通左心室管B,左心室管B的后端是主动脉瓣,主动脉瓣被主动脉管约束在左心室管B的端头和主动脉管的管内,主动脉管的内丝与左心室管B的外丝啮合;所述的右心囊中空腔的上端连通右心室管A,所述的右心室管A的前端有三尖瓣,三尖瓣被右心房接头约束在右心室管A的端头和右心房接头的管内,右心房接头的内丝与右心室管A的外丝啮合;所述的右心囊中空腔的下端连通右心室管B,右心室管B的后端是肺动脉瓣,肺动脉瓣被右心室管B约束在右心室管B的端头和肺动脉主干管的管内,肺动脉主干管的内丝与右心室管B的外丝啮合。
本发明其左心房接头由两根左肺静脉管与两根右肺静脉管汇集后,从汇集中段引出与左心室管A连接的三通管构成,两根左肺静脉管与两根右肺静脉管汇集处及引出的三通管构成的内腔为左心房,三通管的出口段内侧有二尖瓣的装配位及内丝,左心房接头通过三通管的内丝与左心室管A的外丝啮合连接。
本发明其所述的右心房接头右下静脉腔管与上静脉腔管汇集后引出与右心室管A连接的三通管构成,右下静脉腔管与上静脉腔管和三通管汇集处的内腔构成右心房,三通管的出口段内侧有三尖瓣的装配位及内丝,右心房接头通过三通管的内丝与右心室管A的外丝啮合连接。
本发明其所述的主动脉管与左心室管B连接段的内侧呈有主动脉瓣装配位和内丝的直通管结构,主动脉管的内丝与左心室管的外丝啮合连接。
本发明其所述的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可以采取相同结构,即由安装环、阀片A和阀片B构成,阀片A和阀片B的后端与安装环连为一体,阀片A和阀片B的前端之间有切口。
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方案,其所述的左心囊的外形呈与左肺叶外侧曲面相应的异形中空囊结构,异形中空囊的中间从上至下2/3~4/5被左隔离分隔呈U形囊,U形囊的内空腔构成左心室,左心室的一侧连接左心室管A,另一侧连接连接左心室管B;所述的右心囊的外形呈与左肺叶外侧曲面相应的异形中空囊,异形中空囊的中间从上至下2/3~4/5被左隔离分隔呈U形囊,U形囊的内空腔构成右心室,右心室的一侧连接右心室管A,另一侧连接连接右心室管B。这种结构,尤其适用于植入在肺叶下和横隔上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钢坤,未经李钢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33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罐及竹罐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动物腹膜透析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