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拉桥预应力混凝土梁环锚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2764.0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8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肖军良;阮坤;张波;谢井丽;任家栋;曾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4;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惟诚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6 | 代理人: | 李巍;王慧凤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拉 预应力混凝土梁 施工 钢绞线 双向环 斜拉桥 槽口 浇筑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双向预应力 斜拉桥主梁 预应力管道 预应力锚固 合拢 管道压浆 预埋环 跨段 梁段 锚具 机具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斜拉桥预应力混凝土梁环锚施工方法,应用于斜拉桥主梁中跨段的合拢,主要包括步骤:预埋环锚张拉槽口、安装预应力管道、浇筑梁段、安装钢绞线和锚具、张拉机具安装、预应力实施、浇筑环锚张拉槽口管道压浆。本发明的核心在于采用双向环锚连接钢绞线,实施双向预应力,采用双向环锚预应力锚固方式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中尚属首次,该方法简单实用,降低了施工风险,减少了预应力失效的风险,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拉桥预应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拉桥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梁预应力的施加,在50年代末期,我国首次采用粗钢筋电热法对圆形贮池(罐)施加预应力;6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绕丝预应力,随着大型筒仓等圆形建筑的出现,绕丝预应力已难于满足要求。我国珠江水泥厂生熟料库首次成功采用大吨位钢绞线束。后来,有粘结和无粘结环形后张预应力技术广泛应用在筒仓、蓄水池、污水消化池、核电站安全壳、电视塔等特种结构中。
对于斜拉桥,随着时代的进步,设计出了一系列质量指标较高的中央索面斜拉桥,中央索面斜拉桥通常采用混凝土箱梁作为主梁,混凝土箱梁除了承受弯曲应力外,还需要承受来自斜拉索的拉力。斜拉桥需要的纵向预应力大,边跨合拢段和中跨合拢段一般采用钢绞线施加预应力合拢,合拢段预应力可以采用普通连接器连接,中跨合拢段目前一般采用在齿板上施加预应力锚固方式,施工复杂,质量难以控制。另外,现有的锚固方式都是一般都是在钢绞线的单端或者两端张拉,并不能用同一个锚具同时将两端的梁拴住,相向靠拢。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着力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斜拉桥预应力混凝土环锚施工方法,应用于斜拉桥主梁中跨合拢段,减少了梁体开裂和预应力失效的风险,提高了梁体结构耐久性。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斜拉桥预应力混凝土梁环锚施工方法,应用于斜拉桥主梁中跨段合拢,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预埋环锚张拉槽口,在主梁中跨左、右两梁段任一段浇筑前预留出张拉槽口;
第二步:安装预应力管道,在主梁中跨左、右两梁段浇筑前预留出钢绞线安装的预应力管道;
第三步:浇筑主梁中跨左、右两梁段,预留出环锚张拉槽口的位置不浇筑;
第四步:安装钢绞线和锚具,在主梁中跨左、右两梁段浇筑完毕后,在环锚上双向安装钢绞线,双方向钢绞线一端分别固定,另一端在环锚张拉槽口中交会于环锚上,相向穿行,穿出环锚后预留长度,一方向钢绞线作为锚固端钢绞线,另一方向钢绞线作为张拉端钢绞线;
所述环锚游离于所述环锚张拉槽口中;
第五步:张拉机具安装,所述张拉工具中包括偏转器,将张拉端钢绞线引出所述环锚张拉槽口;
第六步:预应力实施和控制;
第七步:预应力施加完毕,撤掉张拉工具,浇筑环锚张拉槽口,管道压浆,梁体整体完成。
其中所述的环锚,包括一环锚本体,在环锚本体上设置有锚接孔,所述锚接孔在环锚本体上对称双方向开设,所述锚接孔中穿接所述钢绞线。
进一步地,在一方向上的所述锚接孔为斜向孔,在另一方向上的所述锚接孔为平行孔;或者,在双方向上的所述锚接孔均为平行孔;再或者,在双方向上的所述锚接孔均为斜向孔。
还进一步地,各方向上的所述锚接孔至少有两个,围绕所述环锚本体的中心对称设置。
其中的所述环锚张拉槽口,是由钢板围制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环锚张拉槽口,由四片钢板围成一方槽,上方开口,槽中游离放置所述环锚;所述方槽的四周外壁上焊接有钢筋环;所述方槽在钢绞线连接方向上预留有穿线孔,在穿线孔外端焊接有钢绞线约束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2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