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心板的叠层式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2294.8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赵顺增;杨文烈;巢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业新型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4 | 分类号: | B28B1/14;B28B7/18;B28B7/24;B28B23/04;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000 重庆市涪陵***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 叠层式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空心板的叠层式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对地模进行清洁;(2)刷涂隔离剂;(3)将预应力锚具固定在地模两端,在两预应力锚具之间布置一组钢筋;(4)将一组芯模安装在挡板之间;(5)在钢筋上连接钢筋保护层垫块或预埋件;(6)生产流态混凝土并将其浇注到边模之间;(7)将浇注成型的空心板静置1‑3小时后,表面收光;(8)对空心板进行蒸汽养护或自然养护;(9)留置试件检测;(10)在上一层成型的空心板上铺设隔离膜,再次在预应力锚具之间张拉一组钢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心板的叠层式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制备多块空心板,有效的降低了制备空心板时的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心板的制备方法,尤其是空心板的叠层式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在空心板的生产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是挤压成型技术,应用干硬性混凝土采用机械液化密实方案(振动、挤压、碾压)生产混凝土制品;也有采用浇筑法单片生产方式。以往空心板生产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第一,由于干硬性混凝土可塑性不如流态混凝土强,需要强烈震动力提高成型密实度,因此导致成型效率低下问题;
第二,由于密实度不足,甚至不均匀,导致构件产生很多局部强度薄弱,因此构件存在一定的使用风险,这种风险一般通过提高强度等级来规避,从而导致混凝土成本的增加;
第三,由于干硬性空心板都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因此外观质量出现蜂窝麻面状成为常态,板底需要二次修补处理,增加劳动强度和工作量;
第四,由于干硬性空心板都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因此必须采用单层生产方式,从而需要大量的作业面和地模来满足生产数量,厂房占地面积较大;
第五,目前的塑性混凝土生产成型工艺,一般采用单层生产方式,模具数量多,工序繁琐,生产效率低下,制备现场较为混乱,需要大量的作业面和地模来满足生产数量,厂房占地面积较大,且当空心板成型以后在转运的时候,也极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心板的叠层式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能够在有限的场地面积中生产较多的空心板,有效的降低了制备空心板时所占用的场地资源和模具,有效的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心板的叠层式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地模进行清洁,并准备好边模、挡板和预应力锚具;
(2)在地模上表面、边模的内侧面刷涂隔离剂;
(3)将预应力锚具固定在地模两端,在两预应力锚具之间布置一组钢筋,并张拉预应力钢筋至设计值;
(4)在地模两侧固定一组边模,并在边模的两端固定挡板,将一组芯模安装在挡板之间;
(5)在钢筋上连接钢筋保护层垫块或预埋件;
(6)生产流态混凝土并将其浇注到边模之间,进行一层空心板的制作;
(7)将浇注成型的空心板静置1-3小时后,表面收光;
(8)对空心板进行蒸汽养护或自然养护;
(9)留置试件检测;
(10)在上一层成型的空心板上铺设隔离膜,再次在预应力锚具之间张拉一组钢筋,并安装一组芯模,然后在空心板上方固定下一组边模并在下一组边模内侧刷涂隔离剂,重复步骤五至九,进行下一层空心板的制备;
(11)重复步骤十,使得空心板层叠层数为3-6层。
进一步的,所述地模采用长线台地模,并采用混凝土或覆钢板材质,所述地模可拼接镶块进行宽度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业新型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业新型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2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