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2172.9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伟;孔令让;苏培森;马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18 | 分类号: | C12Q1/18;C12Q1/04;C12R1/7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张红军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赤霉病 抗性 鉴定 方法 | ||
1.一种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小麦扬花期,选取抽穗整齐的穗子,在茎基部剪断,将离体穗子置于含有6-苄氨基腺嘌呤的无菌水中;在小麦扬花期对穗中部小穗的基部小花接种10μL禾谷镰刀菌悬浮液,孢子浓度为每亳升2×105个,每个材料需要做20-30个重复,接种后,将穗子置于25℃,高湿的环境中;接种后48-72小时后,接菌穗子出现症状,去除保鲜膜,置于室温下,每天统计过轴数和发病小穗数,连续统计3-5天;感病品种在接种5天后,接菌穗出现断轴现象,下部小穗延展严重,可以达到4-5个小穗;抗病品种在接菌5天后,会在接菌穗周围产生黑色致密坏死斑,无断轴现象和下部小穗几乎无延展,或出现断轴现象和下部小穗延展不严重,可以达到2-3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水中含有浓度为25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禾谷镰刀菌按照下述步骤培养:首先将禾谷镰刀菌在马铃薯葡萄糖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25℃恒温培养,待菌丝布满马铃薯葡萄糖固体培养基后,切取带菌丝的马铃薯葡萄糖固体培养基,放入40-50mL无菌绿豆汤液体培养基中,25℃、200rpm条件下振荡培养3天,过滤,用无菌去离子水清洗4-5次,用无菌去离子水配制禾谷镰刀菌孢子悬浮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铃薯葡萄糖固体培养基按照下述步骤制备: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加入处理好的马铃薯小块200g/L,煮沸20分钟,纱布过滤,加葡萄糖20g/L,琼脂10g/L,高温高压灭菌20分钟,冷却至60℃后倒平板,4℃冰箱保存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绿豆汤液体培养基按照下述步骤制备:选取种皮完好的绿豆,待蒸馏水沸腾后,加入绿豆40g/L,煮沸10分钟,立即用两层纱布过滤,121℃,高温高压灭菌20分钟,冷却后4℃冰箱保存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按照下述步骤种植,准备用于鉴定抗性:将待鉴定的小麦种子秋播在大田,每个材料种植20行,来年,挑选抽穗整齐一致的穗子进行赤霉病抗病性鉴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禾谷镰刀菌悬浮液,接种前在振荡器上涡旋禾谷镰刀菌孢子悬浮液1-2min,剧烈颠倒混匀数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禾谷镰刀菌菌种编号为SDAU-F.g-0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217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氧化钛覆盖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升装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