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钻杆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2051.4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5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镇海百硕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42 | 分类号: | E21B17/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钻杆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钻杆接头。
背景技术
钻杆是钻井工作的重要工具,它是钻柱的重要组成部分。钻进过程中,钻杆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输送钻井液至井底、向钻头传递扭矩、起下钻头、处理井下事故、测试等。
在海洋钻井过程中,不同的钻井流体形成的分散体系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从物理化学观点看,钻井液是一种多相不稳定体系。为满足钻井工艺要求,改善钻井液性能,常在钻井液中加入各种不同的添加剂。钻井液在循环过程中,不能始终保持其优良性能,而要被钻屑、油、气、水、盐及矿物污染,其中钻屑是最严重的污染。
海洋钻井过程中,海洋钻杆位于井眼和套管内,携带有大量岩屑颗粒的钻井液经海洋钻杆与井眼、套管内壁之间的环状空间上返至地表。当钻井液经过海洋钻杆接头位置时,由于海洋钻杆管体到接头存在过渡台肩,在惯性的作用下,岩屑颗粒与接头台肩发生碰撞,产生冲蚀磨损。且海洋钻杆接头处应力分布不均匀、抗扭强度低,容易导致海洋钻杆接头断裂、损坏,以至于海洋钻杆无法使用;海洋钻杆接头局部的冲蚀磨损会导致海洋钻杆接头发生刺漏,造成海洋钻杆内外流道连通,海洋钻杆内高压钻井液进入环状空间内,造成压力损失,降低了钻井液的工作性能,磨损严重时,海洋钻杆接头强度降低,导致海洋钻杆断裂,造成钻井事故,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成本增加。
随着钻井深度的增加,为增加井壁的稳定性,避免压差卡钻,保护油气层,必须在钻井液中加入固相重部分(如重晶石),以增大钻井液密度。但随着钻井液密度的增大,钻进速度将迅速下降,钻头磨损明显加剧。故需要钻井液及时将携带的大量岩屑颗粒输送至地表。
钻井液携带有大量岩屑颗粒经海洋钻杆与井眼、套管内壁之间的环状空间上返至地表的动力来源于海洋钻杆内流道压力,在钻井液向上返回时,随着高度的上升,压力减小钻井液循环速率降低。因此容易发生岩屑沉积,增加海洋钻杆压力,加快海洋钻杆磨损,严重时造成海洋钻杆断裂,造成钻井事故,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成本增加。
钻井液中携带的岩屑等固相容易堵塞油气通道,钻井液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钻井液向地层渗透,小于地层油气通道的岩屑等固相随之深入,形成堵塞,压漏地层,使得钻头容易泥包,起钻拔活塞,诱发井喷、下钻引起压力激动,引起井漏,最终污染油层。且大量的岩屑沉积会降低机械钻速。
钻井液中岩屑等固相不能有效去除会使得泥饼变松、变厚,导致失水大,井壁容易坍塌;井眼变小,容易卡钻;引发压差卡钻。大量岩屑等固相沉积会增加摩擦系数,增加扭矩,使得动力消耗增大,且容易引发钻具事故,降低钻具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出具有抗冲蚀磨损能力强、加快钻井液循环速率、增加岩屑等固相去除率等优点的一种海洋钻杆接头,从而延长钻杆寿命,提高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种海洋钻杆接头,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所述公接头和母接头具有相互匹配的外螺纹和内螺纹,在公接头远离其外螺纹端的一端和母接头远离其内螺纹端的一端皆设有锥形台肩,所述锥形台肩上间隔设有若干螺旋结构的加强筋,相邻的所述加强筋之间形成螺旋槽。
进一步,加强筋的横向截面形状可以是多样的,三角形,梯形等,经过实践我们优选所述加强筋的横向截面为半圆形或平行四边形。
进一步,所述加强筋的厚度a为3-25mm,所述螺旋槽的厚度与所述加强筋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加强筋的宽度b为5-25mm,所述螺旋槽的宽度与所述加强筋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每个所述加强筋为沿锥形台肩外表面螺旋延伸的长条状凸起,所述加强筋沿锥形台肩的上边线螺旋延伸至下边线,所述加强筋的两端绕海洋钻杆接头的中轴线旋转角度α为90°—360°。所述螺旋槽沿锥形台肩的上边线旋转至下边线的角度β与加强筋沿锥形台肩的旋转角度α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镇海百硕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镇海百硕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20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控制道脉冲射流球齿钻头
- 下一篇:一种直连型油套管多级气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