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金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1510.7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6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许东;殷月芹;林亲录;彭湘莲;郭鑫;王素燕;张琳;肖华西;俞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长沙瀚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3 | 代理人: | 吴亮;郭军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汞离子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金纳米棒溶液;
在金纳米棒溶液中加入Na2S2O3,在50℃的环境下水浴15h后,15000r/min的转速离心5-10min,重悬,离心两次,再调节溶液pH=2-5,制备得到复合金纳米棒Au-Au2S3溶液;
使用滤膜过滤水样,去除大颗粒物质,取800µL所述复合金纳米棒Au-Au2S3溶液, 依次加入30µL 的pH=8-9的缓冲液,70µL超纯水和100µL水样混匀,反应20min以上,复合金纳米棒表面的硫化金逐渐被硫化汞取代,且由于硫化汞的介电常数与复合金纳米棒的介电常数不同,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下复合金纳米棒Au-Au2S3的最大吸收峰位置红移,从而根据最大吸收峰波长位置变化测定样品中汞离子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汞离子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为Tris-HCl缓冲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汞离子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pH=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汞离子浓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金纳米棒与待检测物的反应时间为20-2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15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