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本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和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0976.5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7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尹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17/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词语集合 目标文本 原始文本 存储介质 处理器 文本 终端 题目 操作过程 教学经验 人工方式 信息载体 字符信息 相似度 备选 匹配 练习 学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文本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和终端。该方法包括:从原始文本中获取第一词语集合以及从目标文本中获取第二词语集合,其中,原始文本为多个用户在各自对应的信息载体上输入的字符信息的总和,目标文本包括:与原始文本匹配的备选题目;根据第一词语集合与第二词语集合的相似度从目标文本中提取待使用的题目。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人工方式凭借实际教学经验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的方式操作过程复杂且缺乏针对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文本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和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在教育机构中,授课教师在每节课为学生讲授具体知识之后,会在临近下课时段为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在授课教材的每一小节通常会设置与本小节内容相对应的较为简单的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另外,在每一章节的全部内容教授完毕后,授课教材还在附带与本章授课内容相对应的较为复杂的综合类习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相关技术中所提供的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的方式通常是授课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每一小节和/或每一章节的配套练习中选取题目或者直接随机从课后练习中抽选题目,然后再布置给学生。
然而,上述通过人工方式凭借实际教学经验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的方式存在如下弊端:
鉴于在相同年级教授相同科目的各位授课教师的学历、教学年限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互有不同(例如:二年级A班和B班的语文授课教师是本市教学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二年级C班和D班的语文授课教师是全国名牌大学刚毕业三年的新晋教师),由此易造成各位授课教师在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上存在差异,故而难以发挥相同科目所有老师的长处。
(现在课后练习题都是老师自己根据自己的经验出給学生的,若是能总和所有老师教学关键字,总和选择课后习题,就能发挥所有老师的长处),体检更好从题库中选择更针对性的练习题给学生巩固学习。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部分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本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和终端,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人工方式凭借实际教学经验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的方式操作过程复杂且缺乏针对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本的处理方法,包括:
从原始文本中获取第一词语集合以及从目标文本中获取第二词语集合,其中,原始文本为多个用户在各自对应的信息载体上输入的字符信息的总和,目标文本包括:与原始文本匹配的备选题目;根据第一词语集合与第二词语集合的相似度从目标文本中提取待使用的题目。
可选地,从原始文本中获取第一词语集合以及从目标文本中获取第二词语集合包括:将原始文本设置为分词对象并对原始文本进行分词处理,获取第一词语集合;将目标文本设置为分词对象并对目标文本中与备选题目关联的索引信息或描述信息进行分词处理,获取第二词语集合。
可选地,根据第一词语集合与第二词语集合的相似度从目标文本中提取待使用的题目包括:将第一词语集合与第二词语集合合并为第三词语集合;获取第三词语集合中的每个词语在原始文件中的出现频次,得到第一词频向量,以及获取第三词语集合中的每个词语在目标文本中的出现频次,得到第二词频向量;计算第一词频向量与第二词频向量的相似度,从目标文本中提取待使用的题目。
可选地,计算第一词频向量与第二词频向量的相似度,从目标文本中提取待使用的题目包括:采用余弦公式计算第一词频向量与第二词频向量之间的余弦相似度,其中,第一词频向量与第二词频向量之间的夹角越小,余弦相似度越高;按照余弦相似度的取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从目标文本中提取待使用的题目。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文本的处理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09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