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性材料吸附剂再生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0823.0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6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马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秦生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汽吸附剂 异味 多孔性材料 吸附剂再生 活性炭 加热器具 加热再生 节约材料 浪费材料 绿色环保 卫生用具 吸附饱和 吸附容量 异味分子 影响环境 水分子 再生盒 硅胶 脱附 吸附 加热 装入 废物 再生 能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性材料吸附剂再生工艺,属于日常生活卫生用具领域。日用异味和水汽吸附剂如活性炭、硅胶等由于吸附容量所限,使用一段时间达到吸附饱和而失效,不得不作为废物遗弃,不但浪费材料,也影响环境。本发明通过把日用异味和水汽吸附剂装入再生盒中,放置在日用加热器具中对日用异味和水汽吸附剂进行加热再生,加热10秒至约2小时,在高温下脱附吸附在日用异味和水汽吸附剂上的异味分子或水分子,实现日用异味和水汽吸附剂的再生,从而达到日用异味和水汽吸附剂重复使用的目的,不仅节约材料与能源,而且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性材料吸附剂再生工艺,属于日常生活卫生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的异味,如家居装修材料散发的异味、冰箱产生的异味等,不仅令人不愉快,严重的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另外,日常橱柜中的水汽也不利于物品的长期存放。目前对这些异味和水汽的去除,比较有效的办法是采用活性炭、碳纤维、麦饭石、分子筛、硅胶等多孔性吸附剂对异味和水汽进行吸附去除,然这些多孔性吸附剂由于吸附容量所限,使用一段时间达到吸附饱和而失效,为重复使用,人们往往把这些吸附剂放在太阳下摊晒,但这些吸附剂的热再生脱附温度较高,在太阳下摊晒难以实现吸附剂的再生,却操作麻烦。而采用这些吸附剂的工业再生方法,需专用的工业再生炉,再生成本高却不适合日用家居的应用。因此,这些吸附剂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不得不作为废物遗弃,不但浪费材料,也影响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性材料吸附剂再生工艺,使在日用家居条件下能方便地实现吸附剂的再生,以期达到吸附剂重复使用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把日用异味和水汽吸附剂装入再生盒中,放置在日用加热器具中对日用异味和水汽吸附剂进行加热再生,加热10秒至约2小时,在高温下脱附吸附在日用异味和水汽吸附剂上的异味分子或水分子,实现日用异味和水汽吸附剂的再生。
采用本技术方案可在日用加热器具中进行加热再生的日用异味和水汽吸附剂,其特征是日用异味和水汽吸附剂能耐一定温度、具有孔结构、一定比表面积的多孔性材料,或以这些多孔性材料为载体具有吸附功能的催化剂,这些多孔性材料有活性白土、硅藻土、天然沸石、麦饭石、活性炭、焦炭、硅胶、活性氧化铝、合成沸石(分子筛)等一种或以上述材料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其中比较优先的有活性炭、焦炭、天然沸石、麦饭石、硅胶和合成沸石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最优先的为活性炭,因其具有发达的孔结构、巨大的比表面积。
采用本技术方案可在日用加热器具中进行加热再生的日用异味和水汽吸附剂,其特征是日用异味和水汽吸附剂的形状为球形、圆柱形或无定形的颗粒或粉末,其中较优的形状为球形、圆柱形或无定形的颗粒,颗粒型吸附剂之间因有较大的间隙,有利于加热再生时热气体的对流,能提高再生效率、缩短再生时间。
采用本技术方案可在日用加热器具中进行加热再生用的再生盒,其特征是再生盒的一面、多面或所有表面开有网孔,其功能是:(a)支撑包裹在其中的吸附剂,使吸附剂在吸附和再生过程中防止脱漏;(b)在去除异味和水汽时,能让异味分子或水分子通过网孔,扩散至吸附剂中;(c)在加热再生时,能让热气体通过网孔加热再生盒中的吸附剂。其中比较优先的是再生盒的上下底面开有网孔,其它表面为密闭表面的再生盒,其优点是这种再生盒在加热再生时热气体能强制对流,提高热再生的效率,缩短热再生的时间。
采用本技术方案可在日用加热器具中进行加热再生用的再生盒,其特征为再生盒的构成材料为耐温玻璃、耐温陶瓷、耐温金属材料或以耐温金属材料为主要成分的合金材料,这些耐温金属材料有铁、钴、镍、铜、锌、铝、锡、银、铬、钼、钨、钒、钛,其中较优先的构成材料有铜、铁、铝、锌、锡、银或以铜、铁、铝、锌、锡、银为主要成分的合金材料,其优点是这些材料更易加工成型,其中最优的构成材料为以铁为主要成分的不锈钢材料,因其加热再生时表面不易氧化,能保持原有的色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秦生,未经马秦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0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