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共面波导传输线的介电常数提取方法及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9667.6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1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帮;栾鹏;吴爱华;梁法国;霍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 代理人: | 王丽巧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波导 传输线 介电常数 提取 方法 终端设备 | ||
1.一种基于共面波导传输线的介电常数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一定的体积形状的待测样品作为衬底,在上面设计多根、冗余的传输线作为在片矢量网络分析仪的TRL校准标准,该校准标准覆盖待测样品介电常数频率范围,并对TRL校准过程中的误差进行分析,建立用于求解传播常数的误差分析模型;
利用多根、冗余的传输线作为标准覆盖每一个频点,根据有效相移规则选取公共线,并将公共线与其它每个传输线组成线对,每组线对之间形成独立测量,并根据所述误差分析模型得到多组传播常数的观测值;
根据多组传播常数的观测值,采用统计方法得到传播常数的最佳估计值,通过采用quasi-TEM模型得出传输线的单位长度电阻R和单位长度电感L,并根据传播常数定义确定传输线的单位长度电容C和单位长度电导G;
根据传输线的单位长度电阻R、单位长度电感L、单位长度电容C和单位长度电导G,得出传输线的衬底介电常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共面波导传输线的介电常数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TRL校准过程中的误差进行分析,建立用于求解传播常数的误差分析模型的过程为:
矢网测量的第i个校准件的级联传输矩阵Mi为
其中,Ti为校准件i的实际传输矩阵,X、Y为待求的误差网络传输矩阵,即校准常数;表示将信号传输方向与Y的信号传输方向反向;
在理想情况下,第i条传输线标准的传输矩阵Ti为
式中,γ是传播常数,li为第i个传输线标准的长度;
考虑到探针与校准件接触重复性等随机误差,对Ti修正为:
其中,δ1i为端口1不理想引起的随机误差,δ2i为端口2不理想引起的随机误差,且δ1i,δ2i中的元素值远小于1;
给定任意两个传输线标准的测量结果,根据公式(1)可得:
MijX=XTij(8)
其中,
Mij≡Mj(Mi)-1(9)
Tij≡Tj(Ti)-1 (10)
若随机误差δ1i、δ2i不存在,则Tij简化为Lij:
由于随机误差的存在,Tij不再是对角矩阵,Mij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也无法直接求解传播常数,假定Vij,Λij分别为Tij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则
TijVij=VijΛij(12)
MijUij=UijΛij (13)
其中,Uij为Mij的特征向量,
Uij=XVij(14)
由公式(9)可知,Mij和Tij具有相同的特征值,并且它们特征向量关系如公式(10);
Tij与Lij的一阶线性误差方程为:
Tij≈Lij+εij (15)
根据公式(8),理想Tij的对角元素是Mij,Tij的特征值,Mij特征值为:
理想Tij的特征值和分别为:
假定对应则
其中,δ=0表示δ1i=δ2i=δ1j=δ2j=0;经计算得出:
由公式(17)可得
对直接分配和交叉分配的情况下,求取传播常数所有可能的值,分别利用这些值与预估的传播常数γest的相对误差之和作为最终判据,取较小者为最终的分配方案;
分配完成后,定义λij为
结合公式(13)~(16)可得到:
其中,λij为Mij特征值;
分析随机误差对传输线传播常数γ的影响,定量给出观测值与待估量传播常数γ和随机误差的关系,并求解测量误差Δγij的协方差矩阵为:
其中,i,m,n分别表示校准件的序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96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的升降式悬吊LED灯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LED线形高棚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