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早期诊断脓毒血症引发急性肾损伤分子标记物miR-452、试剂盒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9180.8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9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董政;刘志文;杨淡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Q1/6883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1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脓毒血症 早期诊断 分子标记物 急性肾损伤 试剂盒 提示 生物标记物 诊断 诊断脓毒 诊断试验 肾损伤 血肌酐 尿液 筛查 血症 应用 联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期诊断脓毒血症引发急性肾损伤分子标记物miR‑452、试剂盒及应用。该分子标记物用于早期诊断脓毒血症引发的急性肾损伤。在脓毒血症患者中,其血、尿miR‑452表达均上调,二者与血肌酐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在尿液中其相关性更好,提示miR‑452表达上调可能与肾损伤相关。诊断试验提示:单纯筛查尿miR‑452分子,诊断脓毒血症AKI的敏感性较高,但联合筛查血、尿miR‑452,可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本发明结果表明,miR‑452可作为脓毒血症AKI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具有早期诊断的优势和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早期诊断、预测脓毒血症引发急性肾损伤的分子标记物、试剂盒及应用。
背景技术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亦称急性肾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功能快速下降甚至丧失,导致机体不能及时将体内各种毒素和代谢产物排泄出去,进而使得各种有害物质或者体内的正常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引起机体内环境的紊乱和代谢异常,并出现全身各个系统的症状。能够引起AKI的病因很多,如使用肾毒性药物、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全身性的炎症反应、脓毒血症、严重肝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等。
在临床上,脓毒血症是AKI最重要的诱发因素,据统计,近一半的AKI由脓毒血症诱发。脓毒血症(sepsis)是由入侵微生物引发的全身性过度免疫炎症反应,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或丧失。肾脏对脓毒血症损伤极其敏感,而且脓毒血症AKI的死亡率高达70%,是脓毒血症致死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对脓毒血症AKI的发病机制的了解十分有限,临床上早期诊断困难。尽管血肌酐和尿素氮是最常用的评估肾功能的指标,但是对于脓毒血症AKI诊断和病情监测,其使用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不能进行早期、敏感、特异地检测。因此,找到能够早期诊断发现脓毒血症AKI的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MicroRNAs是一类由21-25个核苷酸组成的小分子非编码RNAs,它们能够在细胞内调控相应靶基因的表达。在人体血液和尿液中均存在一定量的microRNAs分子,通过定量检测血液和尿液中的microRNAs分子表达量,可能可以协助诊断AKI,并实时监测病情的发展和转归。与传统生化指标相比,如最常用的蛋白质指标,miRNAs在生物体液中非常稳定,不易降解,容易分析和量化。同时关键的是,基于Taqman的miRNAs检测是高度特异性的,因为它以碱基互补配对为原则,是基于核酸序列的。这些优点提示我们可以使用miRNAs作为AKI的诊断和判断疾病预后的分子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早期检测脓毒血症引发急性肾损伤的分子标记物,对早期诊断、预测脓毒血症并急性肾损伤有重要意义。
一种早期诊断脓毒血症引发急性肾损伤分子标记物miR-452,序列为AACUGUUUGCAGAGGAAACUGA。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分子标记物miR-452的应用。检测miR-452表达水平的产品在制备早期诊断脓毒血症引发急性肾损伤工具中的应用。所述产品为检测血液和尿液中的一种或两种的miR-452表达水平的产品。
所述产品包括:通过RT-PCR或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452表达水平的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用于早期诊断脓毒血症引发急性肾损伤的试剂盒,包含通过RT-PCR或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452表达水平的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9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