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8982.7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6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邱报;夏永高;刘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5;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物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在温度为50~350℃之间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至少有一个晶胞参数(a,b,c)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所述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材料在对Li0电势为4.5~4.8V之间,然后放电至2.0~4.4V进行电化学处理;
进行电化学处理后,再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的方法为:
在200~300℃条件下处理1~5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i1+xNiyCozMnuMdO2,其中,0x≤0.2;0≤y≤0.35;0≤z≤0.35;0.5≤u≤0.9;0≤d≤0.5;M选自镍,钴,锰,铁、铝、钒、钛、锆,锡,铌,钼和钌等中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锂氧化物晶体结构为层状结构、尖晶石结构、熔盐结构或单斜层状结构。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材料在对Li0电势为4.5~4.8V之间,然后放电至2.0~4.4V进行电化学处理;进行电化学处理后,再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的方法为:
在200~300℃条件下处理1~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处理过程中的电流密度为25~250mA/g。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i1+xNiyCozMnuMdO2,其中,0x≤0.2;0≤y≤0.35;0≤z≤0.35;0.5≤u≤0.9;0≤d≤0.5;M为镍、钴、锰中的一种或多种,晶体结构为层状结构,所述电化学处理的方法为:
将所述层状结构的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在对Li0电势为4.6~4.8V之间充电,然后放电至2.0~3.2V,进行电化学处理的循环次数为1~300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i1+xNiyCozMnuMdO2,其中,0x≤0.2;0≤y≤0.35;0≤z≤0.35;0.5≤u≤0.9;0≤d≤0.5;M为铁、铝、钒、钛、锆、铌和钼中的一种或多种,晶体结构为尖晶石结构或熔盐结构,所述电化学处理的方法为:
将所述尖晶石结构或熔盐结构的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在对Li0电势为4.6~4.8V之间充电,然后放电至2.0~3.0V,进行电化学处理的循环次数为1~300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i1+xNiyCozMnuMdO2,其中,0x≤0.2;0≤y≤0.35;0≤z≤0.35;0.5≤u≤0.9;0≤d≤0.5;M为钛、锆、锡和钌中的一种或多种,晶体结构为单斜层状结构;所述电化学处理方法为:
将所述单斜层状结构的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在对Li0电势为4.6~4.8V之间充电,然后放电至2.0~4.4V,进行电化学处理的循环次数为1~300次。
9.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所述正极由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选自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或由权利要求4~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的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89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