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疏码多址接入方法、基站、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6458.6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4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巍;韩迪;彭建军;郭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56 | 分类号: | H04B7/0456;H04W72/04;H04W74/00;H04W7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疏 码多址 接入 方法 基站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稀疏码多址接入方法、基站、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设备到设备D2D连接,将用户设备划分为N个用户组,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接收基站发送的可用码本信息;将所述用户组的时域划分为M个时隙,其中M为所述用户组中用户设备的个数;对所述用户组内每个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一个所述时隙;确定在同一时隙里,各用户组中发送信号的一个所述用户设备,以供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时隙里,根据所述可用码本信息向所述基站发送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利用时域资源,使基站在不同时隙中服务使用同一码本的多个用户设备,支持多于可分配码本数目的用户设备接入基站,通过使用相同码本的用户设备间的协同,避免同时向基站发送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疏码多址接入方法、基站、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被要求提供更高的用户服务质量、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延迟。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相比于正交多址接入(OMA)可以支持更高的系统吞吐量,并支持更多的用户同时接入基站。在未来的5G通信系统中,多址接入系统要求能支持大规模的用户接入,例如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稀疏码多址(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接入技术作为一种典型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允许多个用户设备共享信道资源,相比于传统的正交多址接入技术能够支持更多的用户接入,并且其频谱效率更高,具有满足5G系统需求的潜力。
在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中,用户设备采用随机接入方式与基站建立连接。当用户设备数量多于系统中的可分配码本数量时,系统无法给每个用户都分配互不相同的码本,所以系统中的码本会被多个用户设备同时使用。当两个或以上用户设备使用相同码本与基站进行连接时会产生严重的干扰,使得基站无法解码出对应用户设备所发送的信息,同时,由于采用了稀疏码多址接入技术,基站需要所有接入用户所分配的码本信息才能成功解码,当基站接收的码本信息不全时,将无法解码,影响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稀疏码多址接入方法、基站、装置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稀疏码多址接入方法,包括:
根据正交频谱资源块数量和用户组个数N,确定N个可用码本信息,其中每个所述用户组内的用户设备之间存在设备到设备D2D连接;
对每个所述用户组分配一个所述可用码本信息;
向所述用户组中的每个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可用码本信息,以供所述用户组将时域划分为M个时隙,对每个用户设备分配一个所述时隙,其中M为所述用户组中用户设备的个数;
接收同一时隙各用户组的一个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可用码本信息发送的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稀疏码多址接入方法,包括:
根据设备到设备D2D连接,将用户设备划分为N个用户组,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接收基站发送的可用码本信息;
将所述用户组的时域划分为M个时隙,其中M为所述用户组中用户设备的个数;
对所述用户组内每个所述用户设备分配一个所述时隙;
确定在同一时隙里,各用户组中发送信号的一个所述用户设备,以供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时隙里,根据所述可用码本信息向所述基站发送信号。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码本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正交频谱资源块数量和用户组个数N,确定N个可用码本信息,其中每个所述用户组内的用户设备之间存在设备到设备D2D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6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