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先验数据校正的高精度位置测量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6396.9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0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夏红伟;张昊翔;王常虹;马广程;考永贵;安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陈新胜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先验 数据 校正 高精度 位置 测量 装置 方法 | ||
1.基于先验数据校正的高精度位置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先验数据校正的高精度位置测量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测量开始前使用先验数据对相机(2)进行校正,获得相机(2)的内参矩阵和畸变系数,得到相机(2)的内参矩阵为
其中fx、fy为相机(2)的焦距,u0、v0为像平面中心在像素坐标系下的坐标;
校正时采用的相机(2)畸变模型为
x′=x(1+k1r2+k2r4+k3r6)+2p1xy+p2(r2+2x2)
y′=y(1+k1r2+k2r4+k3r6)+2p2xy+p1(r2+2y2)
r2=x2+y2
其中(x,y)、(x′,y′)分别为像平面坐标系下同一点在畸变前后的坐标,r为畸变前该点与像平面原点的像素距离,k1、k2、k3为径向畸变系数,p1、p2切向畸变系数;
步骤二:校正完成后固定相机(2)的位置,使相机(2)的光轴与运动平面垂直;以相机(2)的光轴与运动平面的交点为原点,在运动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O2XY,其坐标轴与像平面坐标系O1UV中的对应坐标轴平行;
运动物体(4)在像平面坐标系下的坐标为(u,v),在运动平面坐标系下的坐标为(xW,yW),两坐标系下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为
其中fx、fy为相机(2)的焦距,(u0,v0)为相机(2)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在像平面坐标系下的坐标,d为相机(2)的光心到运动平面的距离;
步骤三:在运动物体(4)上安装事先制作好的标志物,标志物包含两个圆形实心标志点,标志点一(4-1)和标志点二(4-2),标志点之间的圆心距为R;
步骤四:相机(2)和运动物体(4)准备完成后,开始进行位置测量,相机采集到的图像经USB接口传输到图像采集卡(7)中,在图像采集卡(7)中完成对图像的预处理和运动物体(4)的位置解算,并通过RS232串口将物体位置信息传送到上位机(9)进行显示和进一步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先验数据校正的高精度位置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图像采集卡(7)中完成对图像的预处理和运动物体(4)的位置解算具体操作为:
图像采集卡(7)接收到图像数据后,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完成后得到标志物中两个圆形标志点的边缘,再对标志点的边缘进行处理,得到两个标志点的质心在像平面坐标系下的坐标(u1,v1)和(u2,v2);
再对运动物体进行位置解算,根据像平面坐标系下两个圆形标志点的圆心坐标,计算像平面坐标系下这两个圆形标志点的圆心距
利用三角形相似的原理,计算出相机(2)的光心到运动平面的距离
其中为相机(2)的镜头在x、y方向上的平均焦距;
用标志点一(4-1)的位置代表运动物体的位置,根据运动平面坐标系和像平面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矩阵,求出运动物体(4)在运动平面坐标系下的位置
得到运动物体(4)在运动平面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xW,y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63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架式爬升平台的自动调节导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砌墙脚手架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