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尾款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绿色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6362.X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3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晋元龙;陈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豹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0 | 分类号: | C04B28/10;C04B38/02;C04B18/1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3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款 混凝土 砌块 绿色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尾款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绿色生产方法,首先对各种原料进行球磨控制粒度的配比,再通过科学合理的成分配比,将铁尾矿渣添加到产品的制备中,在高温高压和碱性环境下,能够表现出良好的活性,溶出的游离二氧化硅和游离三氧化二铝具有活性而参与化学反应,有利于提高水化产物的结晶度;本发明在蒸压养护条件下,混合物料中的钙质材料水化形成的氢氧化钙与铁尾矿、石英砂中的游离二氧化硅或游离氧化铝反应得到了托贝莫来石,钙矾石消失,水化产物的晶簇集合体和骨料交织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网状致密结构,对提高制品的强度有积极作用。本发明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工艺的改进,降低了生产能耗,为绿色环保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气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尾款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绿色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自国家“禁实”政策发布以来,新型墙体材料得到了迅猛发展。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新型墙体材料的一种,具有质轻、保温隔热性好、防火和尺寸规整等技术优势,目前已成为上海市建筑围护结构中十分重要的墙材品种。 截至2016年底,上海市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企业已发展至28 家,产量达到 450万方。然而,与传统建材相似,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过程中同样也暴露出高能耗、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等负面问题,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开展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绿色化生产,提高能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三废排放,对推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加气混凝土是一种由硅质材料和钙质材料混合后加入发气剂形成多孔结构,在蒸压养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新型轻质墙体建筑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节能环保的特性,以矿山尾矿制备加气混凝土砌块能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解决铁矿山尾渣大量堆存和污染环境的最佳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铁尾款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绿色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铁尾款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绿色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将铁尾矿渣放入球磨机中进行干法球磨,然后对铁尾矿渣的进行粒度筛分,控制一定的粒度比例待用;将河砂、生石灰、石膏分别进行经粉磨控制其粒度后待用;
(2)按照成分配比将铁尾矿、河砂、石膏和水泥混合均匀,置入搅拌砂磨分散多用机中干混10-15分钟后加入一定量的温水,控制含水率65-70%,搅拌3-4分钟后继续加入生石灰搅拌1-2分钟,再加入铝粉搅拌40-50秒;提前将模具中清理干净并涂抹废机油,在模具就位的前提下进行浇注;
(3)提前将标准恒温干燥箱温度调至50-60℃,将坯体放入其中发气初凝,育养时间2-2.5小时,得到硬化坯体,脱去模框,切割机即对坯体进行横切、纵切、铣面包头,将切割的边角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切好后的坯体连同釜底板吊到釜车上码放,再将坯体送入蒸压釜,抽真空排气,通入高压蒸汽,使蒸汽与制品达到规定的压力和温度;然后恒温恒压6-8小时,保证水化反应的正常进行,最后采用自然降温;
(4)将降温完成后的产品吊运至成品堆场,空釜车和釜底板清理后重回生产线,进行下一批次的生产。
所述的一种铁尾款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绿色生产方法,步骤(1)所述的对铁尾矿渣的进行粒度筛分,控制一定的粒度比例,具体是指:过30目的占35-38%,过60-100目的颗粒占50-55%,其余剩余过200目筛。
所述的一种铁尾款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绿色生产方法,步骤(1)所述的河砂经粉磨后的粒度标准为95%的颗粒经过200目筛;生石灰经粉磨后的粒度标准为85%的颗粒经过170目筛;石膏经粉磨后的粒度标准为85%的颗粒经过170目筛。
所述的一种铁尾款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绿色生产方法,步骤(1)所述的球磨或者粉磨采用的是轴承式节能型球磨机,且球磨介质为铸铁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豹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豹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63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质量分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下一篇:多台余热锅炉的交叉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