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电池间断性转移持续冷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6246.8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2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任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雪梅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10/6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韩燕燕,连围 |
地址: | 2364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间断性 转移 持续 冷却 设备 | ||
1.一种铅酸电池间断性转移持续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级冷却机构(1),所述一级冷却机构(1)用于对完成加酸的电池(10)进行快速降温冷却;
二级冷却机构(2),所述二级冷却机构(2)设置在一级冷却机构(1)的下方,该二级冷却机构(2)用于对完成一级快速降温冷却的电池进行持续冷却降温并输出;以及
电池转移机构(3),所述电池转移机构(3)设置在一级冷却机构(1)和二级冷却机构(2)之间,该电池转移机构(3)包括连接一级冷却机构(1)和二级冷却机构(2)的转移通道(31)、用于将一级冷却机构(1)处的电池(10)经转移通道(31)转移至二级冷却机构(2)处的转移装置(32)以及用于在电池(10)转移过程中对电池(10)进行冷却的喷淋装置(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间断性转移持续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冷却机构(1)包括第一水冷槽(11)、设置在第一水冷槽(11)内的第一传输带(12)以及设置在第一传输带(12)尾端的分隔装置(13),所述分隔装置(13)将第一水冷槽(11)分隔为传输区域(20)和待转移区域(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间断性转移持续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冷却机构(2)包括第二水冷槽(21)、设置在第二水冷槽(21)内的第二传输带(22)以及设置在第二传输带(22)尾端的输出装置(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间断性转移持续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装置(32)包括沿转移通道(31)升降转移电池(10)的升降组件(321)以及设置在第二水冷槽(21)一侧的用于将转移至转移通道(31)底部的电池(10)推送至第二传输带(22)上的平推组件(322);
所述转移通道(31)沿竖直方向上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间断性转移持续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33)包括喷水管(331)和压喷组件(332),所述喷水管(331)设置在转移通道(31)的两侧,该喷水管(331)的上端部靠近转移通道(31)的一面开设有进水口(100),其靠近转移通道(31)的一面在进水口(100)的下方沿其高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喷水孔(200),所述压喷组件(332)用于在所述升降组件(321)的带动下将喷水管(331)内的水经喷水孔(200)喷到电池(10)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间断性转移持续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装置(13)包括安装架(131)、固定在安装架(131)上的第一升降件(132)以及在第一升降件(132)的带动下两侧贴合第一水冷槽(11)的内壁上下滑动的隔板(13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间断性转移持续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21)包括支座a(3211)、固定在支座a(3211)上的第二升降件(3212)、在第二升降件(3212)带动下沿第二水冷槽(21)底部开设的通孔a(40)上下滑动的升降杆(3213)以及固定在升降杆(3213)端部的承载件(3214),所述承载件(3214)的侧边贴合转移通道(31)的内壁滑动;
所述平推组件(322)包括固定在支座a(3211)上的支座b(3221)、固定在支座b(3221)上的平推件(3222)以及固定在平推件(3222)的伸缩杆(3223)端部的推板(3224),所述伸缩杆(3223)与第二水冷槽(21)侧壁上开设的通孔b(50)配合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间断性转移持续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喷组件(332)包括与喷水管(331)的内壁配合滑动的活塞(3321)、传动件(3322)以及一端与活塞(3321)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传动件(3322)固定连接的滑杆(3323),所述传动件(3322)与第二水冷槽(21)底部开设的通孔c(60)滑动配合,所述滑杆(3323)与喷水管(331)底部开设的通孔d(70)滑动配合,所述传动件(3322)的端部开设有腰孔(80),与之对应的在所述升降杆(3223)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腰孔(80)配合的拨杆(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雪梅,未经任雪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62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