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冷器上用于固定冷凝器的支架及中冷器芯体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6179.X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9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冯振山;张盟;刘胜华;周栋梁;程国栋;沈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同创汽车散热装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0 | 代理人: | 杜鹃花 |
地址: | 2714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冷器上 用于 固定 冷凝器 支架 中冷器芯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中冷器上用于固定冷凝器的支架及中冷器芯体。
背景技术
中冷器,通常是为降低增压后的高温空气温度、以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能够有效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传统在散热器与冷凝器之间增加中冷器,使得冷凝器距离水箱上横梁的距离增大,制作的支架悬臂部分加长,刚度较低。
针对上述问题,如专利201110424310.2,名称为“车用冷凝器、中冷器的安装支架”,该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冷凝器支架、加强支架、加强支架焊接螺母、加强支架安装螺栓、大灯支架、水箱上横梁和冷凝器支架安装螺栓;加强支架与冷凝器支架固定焊接;冷凝器支架通过冷凝器支架安装螺栓安装在水箱上横梁上,加强支架通过加强支架安装螺栓与加强支架焊接螺母安装在大灯支架上;冷凝器与中冷器上的安装点设置并安装在冷凝器支架上;该装置有效地增加了冷凝器和中冷器支架的强度。
现有中冷器一般分为纵流式中冷器和横流式中冷器两种,现在各主机厂在设计新车型时,为更好的节省空间,优化结构,需把冷凝器安装在中冷器背后,整车的最前端。这样中冷器就需要增加冷凝器安装点,安装冷凝器固定点尺寸要求较高,通常安装方式采用支架与螺母组合焊接固定方式,生产过程中需要先把螺母与支架组合焊接在一块,工艺复杂,费时费力,并且安装尺寸不易保证;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中冷器上用于固定冷凝器的支架及中冷器芯体,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制造工艺复杂,费时费力,且装配精度和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中冷器上用于固定冷凝器的支架,包括支架,支架上开设有螺纹孔。
螺纹孔为M6盲螺纹孔。
螺纹孔开设在支架的窄侧面上,且螺纹孔偏离支架窄侧面中心至少5mm。
支架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多面体结构的支架。
中冷器芯体,包括芯体护板,芯体护板上固设有支架,支架为上述中任一一种中冷器上用于固定冷凝器的支架,支架焊接固定在芯体护板的中上部。
芯体护板的板宽长度不小于支架的长度。
本发明的中冷器上用于固定冷凝器的支架及中冷器芯体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支架上开设螺纹孔,并将支架焊接到芯体护板上,节省了一道焊接工序,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2、直接在支架上开设螺纹孔,能够保证冷凝器的安装尺寸,提高了装配精度;
3、该结构设计合理,工艺简单,使用便捷,省时省力,减轻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安装尺寸精度,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稳定了产品质量,因此,具有很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中冷器上用于固定冷凝器的支架的俯视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3为中冷器上用于固定冷凝器的支架及中冷器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螺纹孔,3、芯体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中冷器上用于固定冷凝器的支架,包括支架1,长方体结构的支架1上开设有M6盲螺纹孔2;螺纹孔2开设在支架1的窄侧面上,且螺纹孔2偏离支架1窄侧面中心5mm。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中冷器上用于固定冷凝器的支架,包括支架1,正方体结构的支架1上开设有M6盲螺纹孔2;螺纹孔2开设在支架1的窄侧面上,且螺纹孔2偏离支架1窄侧面中心8mm。
实施例3:
中冷器芯体,包括芯体护板3,芯体护板3上固设有支架1,支架1为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任一一种中冷器上用于固定冷凝器的支架,支架1焊接固定在芯体护板3的中上部,且芯体护板3的板宽长度不小于支架1的长度。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通过在支架1上开设螺纹孔2,并将支架1焊接到芯体护板3上,节省了一道焊接工序,省时省力,并且能够保证冷凝器的安装尺寸,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3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同创汽车散热装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同创汽车散热装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61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