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克唑替尼手性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菌株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5979.X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4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普;弓添添;肖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22 | 分类号: | C12P7/22;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克唑替尼 手性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菌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唑替尼手性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菌株,所述方法以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ZJPH1704经发酵培养获得的湿菌体为酶源,以2,6‑二氯‑3‑氟苯乙酮为底物,以甘油为辅助底物,以pH 6~9的缓冲液为反应介质构成反应体系,在25~50℃、150~250rpm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分离纯化,获得(S)‑1‑(2,6‑二氯‑3‑氟苯基)乙醇;本发明利用白地霉ZJPH1704,制备所得产物的光学纯度高,可使反应产率提高至93%,e.e.值99.9%。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克唑替尼手性中间体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新菌株--白地霉ZJPH1704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克唑替尼手性中间体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2,6-二氯-3-氟苯乙醇(其分子量:209.04,CAS号:877397-65-4)是制备克唑替尼(Crizotinib,英文商品名:)的关键中间体。其中S构型化合物(Ⅰ),即式(Ⅰ-a)为本发明述及的制备克唑替尼关键手性中间体。式(Ⅲ)的化学名称为3-[(R)-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5-[1-(哌啶-4-基)-1H-吡唑-4-基]吡啶-2-胺。
式(Ⅰ)为2,6-二氯-3-氟苯乙醇,式(Ⅱ)为底物2,6-二氯-3-氟苯乙酮,式(Ⅲ)为克唑替尼。
式(Ⅰ-a)为式(Ⅰ)的(S)-异构体,式(Ⅰ-b)为式(Ⅰ)的(R)-异构体。
克唑替尼于2011年8月26日获得美国FDA批准使用,是FDA首个批准进入Ⅲ期临床实验的ALK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式(Ⅲ)是在专利US7230098中公开的其具体药物结构式。
克唑替尼合成的难点是制备得到其关键手性中间体(S)-1-(2,6-二氯-3-氟苯基)乙醇即式(Ⅰ-a),根据该手性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不同,可分为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两类。
采用化学法制备(S)-1-(2,6-二氯-3-氟苯基)乙醇,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铱作为催化剂,并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采用微生物全细胞催化的生物不对称还原方法制备(S)-1-(2,6-二氯-3-氟苯基)乙醇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目前,文献报道的生物催化合成(S)-1-(2,6-二氯-3-氟苯基)乙醇主要涉及以下几种微生物类型:
Cui J.Jean(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11,54(18):6342-6363)等以2,6-二氯-3-氟苯乙酮为起始原料,利用猪肝酯酶催化得到S型手性中间体式(Ⅰ-a),再在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和三苯基膦条件下与3-羟基-2-硝基吡啶反应得到R型手性中间体式(Ⅰ-b),之后再经还原、溴代、取代、Suzuki偶联等反应制备得到克唑替尼,此路线的收率较低。
刘丽勤等(工业微生物,2016,46,8-42)构建重组大肠杆菌E.coli BL21-ADH和E.coli BL21-GDH,实现葡萄糖脱氢酶和乙醇脱氢酶的共表达,并进行偶联转化。当反应温度为30℃,pH 7的条件下,(S)-1-(2,6-二氯-3-氟苯基)乙醇产量最高。当投料量为6%时,转化率达93.75%。该方法中使用的纯酶不易保存,且易失活,因此限制了其应用。
梁蕊等(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构建了乙醇脱氢酶(ADH)表达质粒pADH-pET21a,与pFDH-pET28a共同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得到重组菌E.coli BL21-FDH/ADH。利用乙醇脱氢酶(ADH)和甲酸脱氢酶(FDH)双酶偶联制备(S)-1-(2,6-二氯-3-氟苯基)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59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