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微型电表与断路器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5306.4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4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武春艳;刘镇阳;孙伟;张斌斌;李红旗;黄玉蓉;曹际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海鹰安全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刘镇阳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H01R13/73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杜依民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微型 电表 断路器 连接 装置 | ||
一种用于微型电表与断路器的连接装置,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微型电表盒和断路器的连接器,以及与连接器配套的用于封装微型电表的微型电表盒,通过连接器上设置的各种与断路器配套的凸卡扣、卡口、通孔等将连接器固定在断路器上,然后再将封装好的微型电表盒通过定角卡子、顶边卡子、底边卡子固定在连接器上。本发明不需要长螺钉,在断路器上加智能控制部件方便快速,而且,加装的智能控制部件牢固稳定,不会因为卡子断裂而造成加装失败。此外,因为连接器能适用于各种厂家生产的断路器,解决了同一款智能控制部件无法适用不同厂家断路器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连接智能控制部件与断路器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也随之增强。在智能电网的推动下,城市电网的规划改造,以及工矿企业、普通家庭用智能电网改造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断路器是构成智能电网的关键产品之一,在电网中承担着接通、承载、分断和转换电能的作用。而目前无论是城市电网,还是工矿企业、普通家庭电网所用的断路器仍然是非智能化断路器,仍停留在“哑设备”的阶段。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电力公司、工矿企业要大批地完全更换这些生产生活电力设备或传统断路器,成本非常高昂,而且还会对工矿企业、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如何在在原有的断路器及配电箱的基础上,尽可能低成本、方便、牢靠的加装智能控制部件(本发明中所述智能控制部件包括控制装置即微型电表),成为一个急需解决且很有价值的创新课题。
智能化改造常规的[三1] 安装方法为:首先将卡子安装到断路器上,然后将智能控制部件通过长螺钉固定在卡子上。而在实际改造过程中,这种通过将智能化控制部件加装在现有断路器上的操作存在着以下缺陷:
(1)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方面长螺钉要穿过智能化控制部件,很难固定在卡子上;另一方面,这种卡子因为很难控制旋转螺钉的力道,非常容易断裂,安装成功率较低,往往要更换多个卡子,才能安装成功。
(2)不同厂家生产的断路器,其用于连接外接设备的各安装孔不同,有的厂家生产的断路器带有固定螺孔,有的厂家生产的断路器没有预留固定螺孔。因此在对断路器进行智能化改造过程中,要面临各厂家生产的断路器,其品牌、种类繁多,同一款智能控制部件很难的对接各品牌、种类的断路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微型电表与断路器的连接装置,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微型电表盒和断路器的连接器,以及与连接器配套的用于封装微型电表的微型电表盒;
所述断路器具有进线端,该进线端包括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接电口,该第一卡槽和该第二卡槽沿该断路器模块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该进线端位于该断路器沿该断路器的高度方向的顶端;
所述连接器的A面具有与断路器第二卡槽相配套的凸卡扣,以及与断路器第一卡槽相配套的卡扣,所述凸卡扣的中部还设通孔;所述连接器的两端的中部分别开有卡槽,卡槽的底面上设有宽度卡子锁止凸楞,连接器的上端开有L型轨道槽,连接器的下端设有与连接器垂直连接的支撑座,支撑座的一端端面与连接器的A面重合,另一端端面与连接器B面平行,支撑座的上端开有凹槽;
连接器A面上的凸卡扣伸入断路器进线端的第二卡槽卡死,连接器A面上的卡口伸入断路器进线端的第一卡槽卡死,采用锁紧螺钉穿过通孔契入断路器,将凸卡扣与第二卡槽锁死,从而将连接器固定在断路器进线端;
所述微型电表包括计量板和电源板,电源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计量板的长度和宽度,计量板上安装有RS485端子和电流互感器接入端子,RS485端子具有RS485端子输入端和RS485端子输出端,电流互感器接入端子具有电流互感器接入端子输入端和电流互感器接入端子输出端;电源板上安装有取电片,计量板与电源板通过插针电信号连接,采用焊接工艺分别将插针的两端焊接在计量板和电源板上,计量板的四角还设有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海鹰安全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刘镇阳,未经航天海鹰安全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刘镇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53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
- 下一篇:一种家庭监控安防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