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5002.8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4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刘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欣龙上医堂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04;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郭防,张梅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咽炎 药物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余甘子5-15份、石斛5-15份、生地黄20-40份、丹皮5-25份、射干5-25份、西洋参1-6份、麦冬5-15份、五味子5-15份、僵蚕5-15份、山银花5-25份、金果榄5-25份、知母10-30份、山茱萸5-15份、桔梗5-25份、薄荷5-15份、紫苏梗5-15份和淡竹叶10-30份制作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余甘子8-12份、石斛8-12份、生地黄25-35份、丹皮10-20份、射干10-20份、西洋参2-4份、麦冬8-12份、五味子8-12份、僵蚕8-12份、山银花10-20份、金果榄10-20份、知母15-25份、山茱萸8-12份、桔梗10-20份、薄荷8-12份、紫苏梗8-12份和淡竹叶15-25份制作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余甘子9份、石斛10份、生地黄15份、丹皮12份、射干10份、西洋参3份、麦冬10份、五味子6份、僵蚕10份、山银花15份、金果榄9份、知母12份、山茱萸10份、桔梗10份、薄荷6份、紫苏梗10份和淡竹叶10份制作而成。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上述药物,可以加辅料,也可以不加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口服制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制剂为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或袋装茶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剂这样制作:取以上药物,加8-12倍水,煎煮2-3次,每次1h,合并滤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32-1.35的稠膏,稠膏与稠膏量20%的淀粉和稠膏量20%的糊精粉混合制粒,干燥,即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剂这样制作:
取以上药物,加8-12倍水,煎煮2-3次,每次1h,合并滤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32-1.35的稠膏,稠膏与稠膏量20%的淀粉和稠膏量20%的糊精粉混合,制粒,干燥成干膏粉,装入胶囊,即得。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剂这样制作:取以上药物,加8-12倍水,煎煮2-3次,每次1h,合并滤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32-1.35的稠膏,稠膏与稠膏量20%的淀粉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丸剂这样制作:取以上药物,加8-12倍水,煎煮2-3次,每次1h,合并滤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32-1.35的稠膏,稠膏与稠膏量15%的淀粉混合、泛丸,干燥,包衣,即得。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装茶剂这样制作:取以上药物除薄荷和紫苏梗,加8-12倍水,煎煮2-3次,每次1h,合并滤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32-1.35的稠膏,干燥成干膏,干膏与薄荷、紫苏梗和10%冰糖打粉混合,装袋,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欣龙上医堂医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欣龙上医堂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50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在医用绷带上的微米中药药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白内障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