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XenServer存储设备的监控方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3965.4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6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邓学华;黄衍博;史伟;杨燕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11/3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单蕴倩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xenserver 存储 设备 监控 方法 系统 | ||
一种XenServer存储设备的监控方法,包括云管理平台和XenServer存储库存储监控模块,云管理平台内嵌置有XenServer存储库存储监控模块,包括了使用XenServer存储库存储监控模块进行监控的过程:通过判断请求查询的存储库是ceph集群存储库还是商业存储库,若是ceph集群存储库则判断是查询整个存储库的状态还是单个节点设备的状态;若是商业存储库则判断是查询整个商业存储库的状态还是单个存储控制器的状态;整理所获取的状态信息判断存储库的性能是否达到极限,若达到极限则将日志写入MongDB并返回数据。通过对XenServer的存储设备的两种存储方案兼容监控,对分布式存储ceph集群和集中式的商业存储的监控接口进行统一的封装,实现统一监控,提高运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XenServer存储设备的监控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XenServer的存储设备(包括分布式存储ceph集群和集中式的商业存储)的监控方法使使用其所提供的管理工具进行监控,但是在这种监控方法下,不同类型的存储就要使用不同的管理工具进行监控,无法实现统一监控;并且各种存储设备管理工具与云计算平台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无法实现立即定位存储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XenServer存储设备的监控方法、系统,通过对XenServer的存储设备的两种存储方案兼容监控,对分布式存储ceph集群和集中式的商业存储的监控接口进行统一的封装,实现统一监控,提高运维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XenServer存储设备的监控方法,包括云管理平台和XenServer存储库存储监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管理平台内嵌置有XenServer存储库存储监控模块,所述XenServer存储库存储监控模块兼容对分布式存储ceph集群存储和集中式的商业存储的监控,包括了使用所述XenServer存储库存储监控模块进行监控的过程:
步骤A:所述XenServer存储库存储监控模块接收到查询存储库状态的请求,然后判断请求查询的存储库是ceph集群存储库还是商业存储库;
步骤B:若请求查询的存储库是所述ceph集群存储库,则接着判断是对所述ceph集群存储库整体进行查询还是对所述ceph集群存储库的单个节点设备进行查询;若是对所述ceph集群存储库整体进行查询,则通过计算得到所述ceph集群每个逻辑分区的容量使用情况和整个所述ceph集群的网络流量;若是对所述ceph集群存储库的单个节点设备进行查询,则获取ceph集群节点设备的信息;
步骤C:若请求查询的存储库是所述商业存储库,则判断是查询整个所述商业存储库的状态还是查询单个存储控制器的状态;若是查询整个所述商业存储库的状态,则获取所有所述存储控制器的流量数据和硬盘的健康状态;若是查询单个所述存储控制器的状态则获取单个所述存储控制器的信息;
步骤D:XenServer存储库存储监控模块通过整理所获取的状态信息判断存储库的性能是否达到极限,若达到极限则将日志写入MongDB并返回数据。
MongDB: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
由于现有技术对于不同的XenServer存储设备(包括分布式ceph集群和集中式的商业存储)的监控方法是使用其其提供的管理工具进行监控,但是对于不同的存储类型就要使用不同的管理工具,无法实现统一监控,因此本发明通过XenServer的存储库的两种存储方案兼容监控,对分布式存储ceph集群和集中式的商业存储的监控接口进行统一的封装,实现了兼容的监控方案。并以模块的形式嵌入到云管理平台,可以增强云管理平台对存储设备监控的兼容性,提高各种存储设备管理工具与云计算平台之间的关联,当XenServer中存储库故障或者需要扩展存储空间时,可以立即定位到所对应的存储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39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