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绿豆籽粒饱满的田间管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151094.2 | 申请日: | 2017-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6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美;刘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市艺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2/40 | 分类号: | A01G22/40;A01C21/00;C05G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李显锋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绿豆 籽粒 饱满 田间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促进绿豆籽粒饱满的田间管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现蕾前6~7天灌溉水180~190m³/亩;现蕾后开始叶面喷施营养液,之后每隔5~6天叶面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三次;现蕾后开始根施硝酸钙营养液,之后每隔8~9天根施一次,连续根施两次;(2)出苗7~8天后,每天10:30~14:00进行遮阴处理、遮阴度为55%~60%,每天1:20~3:30使用绿色光进行补光处理,直至采收结束;不但促进绿豆植株生长健壮,增强其植株活力,而且有效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诱导营养物质的合成和积累,有效促进绿豆颗粒饱满,增加其产量,增加其营养物质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促进绿豆籽粒饱满的田间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绿豆,为豆科草本植物菜豆属绿豆的成熟种子,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史,作为粮食作物在各地都有种植;长期以来,人们食用绿豆,用以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泻利、丹毒、痈肿、解热药毒等;绿豆除了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以外,还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绿豆生物活性的广泛研究和功能性开发,使绿豆已不仅仅是为人们食用,而且具有促进健康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潜在价值;但是绿豆颗粒小,使其食用价值和应用价值有所降低,所以发明一种能有效促进绿豆颗粒饱满的方法能有效促进绿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促进绿豆籽粒饱满的田间管理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促进绿豆籽粒饱满的田间管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水肥管理
现蕾前6~7天灌溉水180~190m³/亩;现蕾后开始叶面喷施营养液,之后每隔5~6天叶面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三次;现蕾后开始根施硝酸钙营养液,之后每隔8~9天根施一次,连续根施两次;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磷酸二氢钾3.2~3.6份、钼酸镁0.85~0.95份、硫酸亚铁1.2~1.4份、仙草多糖0.13~0.15份、L-异亮氨酸0.26~0.28份、水900~1000份;
(2)光照管理
出苗7~8天后,每天10:30~14:00进行遮阴处理、遮阴度为55%~60%,每天1:20~3:30使用绿色光进行补光处理,直至采收结束。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硝酸钙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硝酸钙2.4~2.6份、壳聚糖0.05~0.06份、水180~200份。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绿色光第一天的光照强度为1800~1900Lx,之后每隔5~6天光照强度提高50~60Lx。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促进绿豆籽粒饱满的田间管理方法,不但为绿豆植株生长供应均衡丰富的养分,促进老根的继续生长和伸长,促进新根的新生和发育,从而有效增强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促进绿豆植株生长健壮,增强其植株活力,而且既能避免强光对绿豆叶片造成灼伤,避免叶片老化,又能满足绿豆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光照,促进绿豆植株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和积累,提高叶片酶活性,从而有效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诱导营养物质的合成和积累,提高结荚量和结荚品质,有效促进绿豆颗粒饱满,增加其产量,增加其营养物质含量,尤其有效促进绿豆维生素A的合成和积累,提高其营养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促进绿豆籽粒饱满的田间管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水肥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市艺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阜阳市艺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10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键及键盘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双目视觉多手势机器人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