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i(OH)2-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8707.7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8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付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鑫裕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2;H01M4/62;H01M1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4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i oh 纳米 还原 氧化 石墨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Ni(OH)2-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Ni(OH)2是一种P型半导体,改善Ni(OH)2结构稳定性和导电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向其中添加碳材料。作为碳材料的碳纳米管(CNTs)和石墨烯自问世以来,由于其优异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CNTs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维材料,独特的结构赋予其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
石墨烯是一种二维新型碳材料,是碳原子由sp2杂化连接而成的单原子层,其基本结构是一种稳定的苯六元环结构,稳定的正六边形结构保证了自身非常稳定的性质。因此将Ni(OH)2与CNTs、石墨烯复合,所得到的Ni(OH)2-CNTs/石墨烯复合结构可以维持电极稳定性,从而提高其循环性能,与碳基材料复合还可以大幅度改善电极材料的导电性,提升其倍率性能。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石墨烯/SWCNTs/Ni(OH)2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烯与CNTs的不同质量比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其用于超级电容器显示了良好的循环性能。
通过乙醇溶剂热法合成了镍铝层状双氢氧化物/石墨烯/CNTs复合材料,其结构有利于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作为电极材料拥有高的比电容(5mA/cm2时1562F/g)、优良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碳纳米管-α-Ni(OH)2/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5A/g下经过100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能达到1008F/g。通过CVD法制备了含有Ni(OH)2纳米片、CNTs、石墨烯的复合材料,电流密度为10A/g时,经过500次循环后其比电容仍能保持80%,表现了高的容量保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Ni(OH)2-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CNTs和RGO的协同的作用有效提高了电极材料的导电性,特别是CNTs阻止石墨烯片层的重叠,在充放电过程中稳定了电极材料的结构,表现出优秀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CNTs作为弹性支撑材料,抑制了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在快速充放电中有利于电解质离子的扩散,有利于增加电解液与活性物质的接触表面积,从而使电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及较好的稳定性。
本发明所制备的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良好循环稳定性的电极材料,为镍基电池高性能、低成本电极材料的优化制备提供便利。
Ni(OH)2-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制备GO/CNTs混合溶液;
步骤S2:具体是指:按照质量比GO:Ni(OH)2=1:8称取一定量的硝酸镍(Ni(NO3)2·6H2O)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将该溶液缓慢滴加到上述GO/CNTs混合溶液中,搅拌3-4h;
步骤S3:水热反应;
步骤S4:真空干燥,得到Ni(OH)2-CNTs/RGO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S1具体是指:称取100mg已制备好的GO和30mgCNTs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超声处理4-8h,得到分散良好的GO/CNTs混合溶液;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S3具体是指:将一定量的NaOH水溶液加入上述溶液中并搅拌2h后加入0.5mL水合联氨,搅拌0.5-1h;随后将溶液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在恒温干燥箱中进行水热反应;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S4具体是指;待反应结束后,静置24h,再进行过滤,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洗涤数次,然后在80℃下真空干燥12-24h,得到Ni(OH)2-CNTs/RGO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鑫裕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鑫裕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87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