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道测量的指示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8392.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2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显达;刘鹍鹏;李雪茹;吕永霞;宋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道 测量 指示 方法 装置 | ||
一种信道测量的指示方法和装置,以解决基于被打孔的CSI‑RS资源获得的CSI测量结果影响后续的CSI测量和上报的问题。该方法为,UE接收网络设备通知的第一CSI‑RS资源的配置,第一CSI报告的配置,和第一CSI‑RS资源与第一CSI报告的配置的关联关系;根据第一CSI‑RS资源的配置和与所述第一CSI‑RS资源关联的第一CSI报告的配置获得第一CSI;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中包括至少一个字段值,所述至少一个字段值用于指示UE刷新第一CSI的缓存,这样,UE根据第一信令的动态指示清空特定的被打孔的CSI‑RS资源影响的CSI缓存,提高CSI测量和上报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测量的指示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的新空口(new radio,NR)中至少支持两种主要的业务场景,即,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s,URLLC)和增强的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从网络侧角度看,eMBB用户的传输承载与URLLC用户的传输承载所占的时频资源可以共享。资源共享是动态的,URLLC用户通过抢占(pre-emption)和非抢占(without pre-emption)的方式来占用时频资源。Pre-emption的方式支持URLLC用户的传输承载在为eMBB用户传输分配的时频资源中。此时,被URLLC抢占的时频资源对于eMBB用户而言其传输的数据或者参考信号将被打孔。对于某一段频带和某一个时隙(slot)组成的时频资源而言,在该slot内,由于URLLC用户的调度通常是突发的,eMBB用户并不知道其部分数据或者参考信号已经被打孔。如图1所示,虽然URLLC用户的数据抢占了部分调度给eMBB用户的时频资源,但是eMBB用户将根据所有调度给它的时频资源包括被抢占的时频资源进行数据解调和参考信号测量。
为了提高eMBB用户在调度给它的时频资源上传输的传输块(TransmissionBlock,TB)的解调(demodulation)和译码(decoding)的成功率,在DCI中支持抢占指示(Pre-emption Indication,PI)字段指示eMBB用户前一个slot被打孔的PDSCH时频资源位置并刷新所指示的时频资源位置上的数据软缓存(soft buffer)。如图2所示为PI信令的获取示意图,当UE在某一个slot发生了数据调度,UE会在该slot的后续slot中盲检测对应该数据调度的PI信令,获取该slot内需要刷新的数据的信息,则UE进行被影响的TB的解调和译码时,会跳过在被影响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数据。
当UE的CSI-RS资源(resource)被URLLC用户的数据以pre-emption的方式打孔时,若CSI-RS resource复用承载数据的资源时,UE可以根据PI的指示基于未被打孔的CSI-RS资源进行信道测量和上报,同时,由于PI是基于数据调度的情况指示的,当没有数据调度但是有CSI-RS发送时,UE无法确定CSI-RS resource是否被URLLC用户的PDSCH/PDCCH打孔。考虑到基站无法在CSI-RS resource被打孔之前通知,UE将基于CSI和CSI-RS resource的配置进行CSI测量和上报。由于CSI-RS resource的部分带宽被打孔,UE基于该CSI-RSresource测量获得的宽带CSI和相应的部分子带CSI是无效的,基站需要根据自身算法判断忽略掉UE上报的部分CSI信息。
PI字段用于eMBB用户的PDSCH被打孔的情况,CSI-RS resource被打孔的情况不能完全基于PI的指示确定。
原因之一,是PI字段的指示和检测只有当UE进行数据调度时才会进行,而CSI-RS的发送和数据的发送不一定同时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83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