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吸隔声功能软硬结构的汽车内前围隔音垫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8316.5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8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庄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安汽车隔音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8/00;B32B27/36;B32B27/02;B32B27/12;B32B9/02;B32B9/04;B32B27/32;B32B27/30;B32B15/14;B32B7/02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声 前围隔音垫 模压成型 硬结构 加热烘箱 隔音毡 冲切 软层 硬层 半成品 加热 制作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吸隔声功能软硬结构的汽车内前围隔音垫的制作方法,该方法采用模压成型方式,分别利用加热烘箱将两种规定克重的半成品隔音毡加热并形成软层和硬层后,再模压成型及冲切,得到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同时具有吸隔声效果、价廉物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音垫的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吸隔声功能软硬结构的汽车内前围隔音垫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为达到舒适性的要求,汽车行业的乘客舱内前围隔音垫需要同时具备吸隔声要求。目前该处零件均采用单层材料压制成型;仅具备吸音功能。
中国发明专利CN102336025A一种汽车用填充成型隔音垫的制作方法所公开的填充成型隔音垫实际上就是仅具备吸音功能的单层隔音垫。不仅不具备隔音效果,而且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备吸隔声功能软硬结构的汽车内前围隔音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备吸隔声功能软硬结构的汽车内前围隔音垫的制作方法,该方法采用模压成型方式,分别利用加热烘箱将两种规定克重的半成品隔音毡加热并形成软层和硬层后,再模压成型及冲切,得到产品。
优选地,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布开花和熔融纤维按重量比为(65~75):(35~25)制作成两种规定克重的半成品隔音毡;
(2)将两种半成品隔音毡分别放入加热烘箱内进行加热,控制加热温度为180~260℃,一种半成品隔音毡加热240~300s形成软层,另一种半成品隔音毡加热120~150s形成硬层;
(3)将硬层从加热烘箱内取出放到模具上,再将软层从烘箱内取出放到硬层上,位置准确;
(4)合模成型及冲切,保压120~150sec,模具自动打开,即得到产品。
优选地,用于形成软层的半成品隔音毡的克重为1600~1700g/m2,用于形成硬层的半成品隔音毡的克重为900~1100g/m2。
优选地,控制加热温度为200±20℃将半成品隔音毡加热形成软层;控制加热温度为230±30℃,将半成品隔音毡加热形成硬层。
优选地,所述的硬层在平板加热烘箱中压缩加热形成。
在加热过程中将半成品隔音毡压缩成较薄的高密度的硬层,无需单独制作硬层模具。
优选地,所述的平板加热烘箱包括烘箱本体以及设置在烘箱本体内的上加热平板和下加热平板,所述的上加热平板和下加热平板均通过内部的导热油加热,将用于形成硬层的半成品隔音毡放在下加热平板上,通过上加热平板下压将其压缩加热。
压缩量通过设置限位块限制上加热平板的下压量来控制。
优选地,所述的硬层和软层通过熔融纤维在模压成型过程中粘合连接。
模压成型过程中硬层和软层均为加热软化状态,利用软化后的熔融纤维连接,冷却定型,不需要额外添加粘合剂,流程简单,也更加节省成本、环保(低VOC排放)。
优选地,产品的硬层表面为面向乘客面,产品的软层表面为贴合钣金面。同时具有吸隔声的特点。
优选地,所述的模具设有用于缩短零件成型时间的冷却机构。
优选地,所述的布开花为服装厂下脚料开松成纤维,材料为CO(棉)+PET+PAN+PP,熔融纤维为PET短纤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安汽车隔音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安汽车隔音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83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