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键及键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147650.9 | 申请日: | 2017-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0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辉;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7065 | 分类号: | H01H13/706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键盘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及键盘,按键包括底板、键帽及第一支撑杆,键帽相对于底板设置,第一支撑杆设置于键帽下,第一支撑杆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邻近第一端部的第一薄弱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与键帽和底板枢接以支撑键帽相对底板于至高点状态与至低点状态之间运动,其中,于剥离键帽时,第一支撑杆受到键帽的拉力,使得第一支撑杆在第一薄弱部处率先受力断裂。本发明藉由支撑结构邻近键帽的一端设置薄弱部,于剥离键帽时,支撑结构受到键帽的拉力使得支撑结构在薄弱部处率先受力断裂,进而使得按键结构被破坏。如此,拆解即导致按键破坏的损失可有效约束现有随意拆卸键帽的行为,例如恶意或随意地拆卸键帽,同时也能保护按键的内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及键盘,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拆卸的按键及键盘。
背景技术
键盘作为一种常见的输入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电脑及各种不同的电子产品设备的输入。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键盘作为人机交流的手段在整个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键盘包括多个按键,每个按键对应到不同的字元或符号,以于使用者按压时,输入对应的字元或符号的信息到电子产品中。目前的按键大多包括键帽、支撑结构及底板,支撑结构配置在底板与键帽之间并分别与底板和键帽可枢转地连接。然而,由于支撑结构与键帽之间以转动式或滑动式的枢转结构进行连接,键帽与支撑结构可轻易地被拆卸及组装,往往施力提拉键帽的边缘侧即可使键帽脱离支撑结构,如此外部人员可没有任何约束地随意拆卸按键,使得按键的内部设计被泄露,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例如对设计及制造厂商造成一定损失。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按键及键盘,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拆卸键帽的按键及键盘,可有效约束现有随意拆卸键帽的行为,同时能够保护按键的内部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按键,包括:底板;键帽,相对于该底板设置;以及第一支撑杆,设置于该键帽下,该第一支撑杆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邻近该第一端部的第一薄弱部,该第一端部和该第二端部分别与该键帽和该底板枢接以支撑该键帽相对该底板于至高点状态与至低点状态之间运动;其中,于剥离该键帽时,该第一支撑杆受到该键帽的拉力,使得该第一支撑杆在该第一薄弱部处率先受力断裂。
优选地,该第一端部枢接至该键帽的第一侧,该第一薄弱部为自背离该键帽方向开口的凹槽,于该第一侧处剥离该键帽时,该第一支撑杆在该第一薄弱部处率先受力断裂。
优选地,该键帽底部具有第一连接部,该底板上具有第二连接部,该第一端部和该第二端部分别转动或滑动地与该第一连接部和该第二连接部枢接,以支撑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于该至高点状态与该至低点状态之间运动。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支撑杆,设置于该键帽下,该第二支撑杆具有第三端部、第四端部及邻近该第三端部的第二薄弱部,该第三端部和该第四端部分别与该键帽和该底板枢接以支撑该键帽相对该底板于该至高点状态与该至低点状态之间运动;其中,于剥离该键帽时,该第二支撑杆受到该键帽的拉力,使得该第二支撑杆在该第二薄弱部处率先受力断裂。
优选地,该第三端部枢接至该键帽的第二侧,该第二侧与该第一侧相对,该第二薄弱部为自背离该键帽方向开口的凹槽,于该第二侧处剥离该键帽时,该第二支撑杆在该第二薄弱部处率先受力断裂。
优选地,该键帽底部具有第三连接部,该底板上具有第四连接部,该第三端部和该第四端部分别转动或滑动地与该第三连接部和该第四连接部枢接,以支撑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于该至高点状态与该至低点状态之间运动。
优选地,该第一支撑杆与该第二支撑杆构成交错且彼此枢转的剪刀式支撑结构,以使得该第一支撑杆与该第二支撑杆可同步上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76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轮机AGC系统的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促进绿豆籽粒饱满的田间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