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芽竹节参种苗的培育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47421.7 申请日: 2017-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7873449A 公开(公告)日: 2018-04-06
发明(设计)人: 周益权;谭小梅;瞿显友;廖光平;潘瑞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G22/25 分类号: A01G22/25;A01C1/00;A01G24/28;A01G24/10;A01G24/22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代理人: 李欧
地址: 400065 重***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竹节参 种苗 培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芽竹节参种苗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的干燥呈竹鞭状根状茎是我国名贵中药材。竹节参为多年生草本,野生高50-80cm,裁培植株高可达150cm。根茎横卧,呈竹鞭状,肉质肥厚,白色,结节间具凹陷茎痕,裁培品根茎可重达1kg。竹节参始载于《百草镜》,以其根状茎如竹节而得名,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形如人参”,“味甘颇似人参”,“皮上间有带芦节纹者”,“色白如僵蚕,每条上有凹痕如臼”,故名竹节参。传统中医学认为,竹节参味甘、微苦、性温,既有类似人参的滋补强壮作用,又有类似三七的“散瘀止痛、止血祛痰”作用,主要用于病后虚弱,劳嗽咳血,咳嗽痰多,跌打损伤,在竹节参分布地区被当地药匠称为“草药王”。

现代药理药化研究表明,竹节参主要活性成分是竹节参皂苷、人参皂苷、三七皂甙、伪人参皂甙等,迄今为止已从中分离出14种皂苷,粗皂苷含量约23.6%。与同属的人参、三七比较,其竹节参皂苷含量较两者都高,以齐墩果烷型皂苷为主,达玛烷型皂苷也有一定的含量。此外,还含有竹节人参多糖、挥发油及17种水溶性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均有一定含量。具有抗炎、延缓衰老、降血糖和抗心律不齐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竹节参的地下部分由根茎和着生根茎的须根组成,根茎的形成过程如下:做种的根茎(可称为“母体”)顶芽发芽出苗后,逐渐长出地上部分的主茎,随着主茎的生长,“母体”开始逐渐膨大,母体的腋芽开始萌发出茎苗,即一次分枝,分枝基部逐渐膨大,形成一次根茎(可称为“子体”),“子体”上的顶芽继续萌发,抽生新苗,形成二次分枝,二次分枝基部继续膨大形成二次“子体”,如此反复形成三次、四次………“子体”,这便形成了由一个“母体”和多个“子体”组成的完整根茎。但是常规培育的竹节参种苗通常一年只有顶芽萌发,抽生一支主茎,形成的是单芽竹节参,地下也就只有一个子体(老百姓称为“一节”)。所以,依靠这种单芽竹节参种苗栽种,面临繁殖效率较低、根茎生长缓慢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芽竹节参种苗的培育方法,使竹节参地下根茎休眠芽或不定芽的萌发,形成多芽竹节参种苗,以提高繁殖系数,打破竹节参一年生长一节的传统培育方式,实现增产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多芽竹节参种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在每年9月上旬到10月中旬期间,选择健康、五病虫害的竹节参做种育苗;

2)根茎切段:用小刀将竹节参从顶芽以下2~3cm的根茎节与节之间切断为第1段,再往下2~3cm的根茎节与节之间切断为第2段,直到将此株竹节参全部切完;

3)根段的处理:将切好的根段先用多菌灵溶液浸泡2~3分钟后晾干,再用2mg/L的6-BA细胞分裂素浸泡12小时后晾干待用;

4)培养基质的处理:将培养基质用1000倍多菌灵稀释液喷洒,使含水量达到60%,然后用薄膜覆盖3~4天后使用,培养基质要求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

5)苗床的准备: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质做成高20~30cm的苗床,培养基质含水量保持在55~65%;

6)根段的育苗:将处理好的根段按照株行距6~8cm的密度埋入苗床,再覆盖1.5~2.5cm的培养基质层;

7)育苗后管理:育苗后,每隔1~3天浇水一次保持培养基质含水量在55~65%,并随时拔除杂草,出苗后,每隔10~15天用800倍代森铵+1000倍乐果配合喷洒,出苗后培育至当年9月份进行移栽。

进一步,步骤1)中,竹节参的单株重量在60g以上,根茎直径大于0.6cm。

进一步,步骤2)中,竹节参根茎的切断方式采用横切,使切口尽可能地小,并保持切口平整。

进一步,步骤3)中,切好的根段用2mg/L的6-BA细胞分裂素浸泡12小时并晾干后,用石蜡将切口密封。

进一步,培养基质采用棕壤与泥炭土按照2:1~3:1的比例混匀的混合物。

进一步,培养基质采用黄棕壤与泥炭土按照2:1~3:1的比例混匀的混合物。

进一步,步骤6)中,在1.5~2.5cm的培养基质层上还覆盖有枯叶碎草保持湿润,保持荫蔽环境,枯叶碎草的厚度为1~2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74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