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芯极耳裁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7386.9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6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齐云;李宗厚;李东福;李光泉;饶俊飞;黄军强;于萌;葛方昕;苏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电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1 | 分类号: | H01M50/531;H01M10/058;H01M10/0525;B23P23/0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芯极耳裁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凸弧下切刀,所述机架上设有输出端设置于凸弧下切刀上方且输出端向下运动的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连接有随气缸输出端向下运动与凸弧下切刀配合用于裁切电芯极耳的凹弧上切刀,所述凸弧下切刀后方设有用于限定电芯极耳裁切长度的定位挡块,利用凹弧上切刀和凸弧下切刀裁切极耳,更好地防止折弯R角超出电芯本体,刺破铝塑膜,造成安全事故和电池报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芯极耳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新能源锂电池电芯极耳裁切装置是指利用现有的裁切方法制作的一种新应用,传统的新能源锂电池电芯极耳裁切装置,裁切的效率不高,而且裁切后极耳的尖角相当锋利,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安全以及效率。
因此,电芯裁切极耳去除R角起到相对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防止折弯R角超出电芯本体,导致后续工作中刺破铝塑膜,造成安全事故和电池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凹弧上切刀和凸弧下切刀裁切极耳,更好地防止折弯R角超出电芯本体,刺破铝塑膜,造成安全事故和电池报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电芯极耳裁切装置,包括有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设有凸弧下切刀3,所述机架1上设有输出端设置于凸弧下切刀3上方且输出端向下运动的气缸4,所述气缸4输出端连接有随气缸4输出端向下运动与凸弧下切刀3配合用于裁切电芯极耳的凹弧上切刀5,所述凸弧下切刀3后方设有用于限定电芯极耳裁切长度的定位挡块6。
所述机架1设有向下延伸的导轨7,所述凹弧上切刀5连接有在导轨7上滑动用于限定凹弧上切刀5运动轨迹的滑块8。
所述凹弧上切刀5与滑块8之间设有气缸连接块9,所述气缸连接块9与气缸4输出端连接。
所述机架1包括有底面板11、设置于底面板11两侧的侧面板12、顶面板13以及设置于两侧面板12之间的后面板14,所述工作台2设置于底面板11上,所述气缸4设置于顶面板13上,所述导轨7设置于后面板14上。
所述两侧面板12之间还设有前面板15。
所述工作台2包括有两个设置于机架1上的支撑板21、设置于两支撑板21之间的凸弧下切刀垫板22,所述凸弧下切刀3设置于凸弧下切刀垫板22上。
所述定位挡块6固定于下切刀垫板22上。
所述气缸4连接有控制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设置限定电芯极耳裁切长度的定位挡块,使所切极耳的长度统一以及一致性,便于电芯后续工序生产加工,另一方面通过凹弧上切刀和凸弧下切刀配合裁切极耳,更好地防止折弯R角超出电芯本体,导致后续工作中刺破铝塑膜,造成安全事故和电池报废,同时本发明使用方法简单,加工成本低,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低,生产效率高,对于不同大小的电芯,只需改变侧板大小以及凹弧上切刀与凸弧下切刀的大小即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不影响产品外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局部图;
图3为本发明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电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电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73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