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芳基双膦配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7384.X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7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汤文军;江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F9/6571 | 分类号: | C07F9/6571;B01J31/24;C07C67/31;C07C69/732;C07C69/675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陈卓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芳基双膦配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芳基双膦配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联芳基双膦配体化合物或其对映体:其中,R1各自独立地为C1~C10的烷基或C3~C30的环烷基;Ra各自独立地为氢、C1~C10的烷基、C1~C4的烷氧基、C3~C30的环烷基、卤素、R1‑1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R1‑2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30的芳基、R1‑3取代或未取代的C4~C15杂芳基;所有的R1‑1、R1‑2和R1‑3独立地为卤素、C1~C4的烷基或C1~C4的烷氧基。使用本发明的联芳基双膦配体化合物I,能高效地催化合成一系列高光学纯度的手性β‑羟基羧酸酯,具有很强的经济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芳基双膦配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手性β-羟基羧酸酯是许多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的重要结构单元。例如,手性的(S)-β-羟基丁酸酯被用来合成生物信息素(Tetrahedron:Asymmetry,2004,15,3397.)、(S)-sulcatol(粉蠹虫信息素,杀虫剂)、Carbapenem(碳青霉烯,抗生素)、(S)-香茅醇(香料)和灰绿链霉素前体(J.Mol.Catal.A:Chem.2007,269,90.)、L-肉毒碱(辅助治疗剂)(Ind.Eng.Chem.Res.2004,43,4871),许多天然活性物质中含有的大环内脂也主要来自于手性的β-羟基羧酸酯(Org.Lett.2006,8,3709.;J.Org.Chem.2006,71,4428.),这些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常与β-羟基羧酸酯的立体构型有着密切的关系(Tetrahedron:Asymmetry.2004,15,199.)。
手性β-羟基酮酸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拆分消旋化合物、用手性试剂或辅助基团诱导、不对称催化。拆分消旋化合物要消耗50%的原料,用手性试剂或辅助基团诱导要消耗手性源,与它们相比,不对称催化方法利用催化量的手性催化剂,从而表现出明显的高效性和经济性。不对称氢化是现有不对称催化方法中效率最高、实用性最强的方法之一。尽管用不对称氢化合成手性β-羟基酮酸酯的方法已有所研究(J.Am.Chem.Soc.2014,136,4031.;Angew.Chem.Int.Ed.2012,51,201.;J.Am.Chem.Soc.2006,128,5955.;Angew.Chem.Int.Ed.2004,43,320.;Angew.Chem.Int.Ed.2004,43,2501.;Angew.Chem.Int.Ed.2004,43,5066.;Angew.Chem.Int.Ed.2003,42,6000.),但现有方法使用钯金属催化的不对称氢化仍然存在光学纯度不够高,效率不够高效等缺点。
综上所述,本领域急需实用性更强、效率更高的手性催化剂,以便用于钯金属催化的不对称氢化方法来高效合成手性β-羟基羧酸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催化剂对β-羟基羧酸酯的不对称氢化的收率和光学纯度低,故而,本申请提供了一种P-手性联芳基双膦配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联芳基双膦配体大大提高了金属催化的β-羟基羧酸酯不对称氢化的光学纯度和收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联芳基双膦配体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73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