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频空调器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7197.1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6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24 | 分类号: | F24F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许娆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空调器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频空调器散热装置,包括空调外机结构件,空调外机结构件上设有空调外机冷凝器,还包括设置在空调外机结构件内的散热模块、电控板、电器盒、PETG管一、PETG管二、针阀、风叶、隔板,散热模块与空调外机冷凝器形成闭环循环系统,本发明是散热模块与空调外机冷凝器形成闭环循环系统,散热模块吸收控制板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变成蒸发端,使其内部的冷却液体吸收热量汽化流向空调外机冷凝器内,温度高的冷却液经风扇转动散出自身的热量,空调外机冷凝器进行冷却流入的受热的液体变成冷凝端,从而能够使散热模块吸收的热量及时传导出去,达到降温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一种变频空调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空调外机所使用的散热技术有2种方式:1是自然散热、2是冷媒散热,自然散热缺点是效果差,发热器件温升高导致器件易坏,寿命短;冷媒散热较自然散热好,可以有效降低发热器件的发热问题,能提高器件的可靠性,缺点是:成本高且复杂,系统控制逻辑繁琐,有能力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变频空调器散热装置,不受制冷系统部分控制,是独立闭环循环系统且成本较低易于生产加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变频空调器散热装置,包括空调外机结构件,所述空调外机结构件上设有空调外机冷凝器,还包括设置在空调外机结构件内的散热模块、电控板、电器盒、PETG管一、PETG管二、针阀、风叶、隔板;所述隔板固定在空调外机结构件内将空调外机结构件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电器盒固定在第二腔室的顶部,电控板固定在电器盒内,所述散热模块上端面固定在电控板下端面的一端,电控板的发热器件通过导热硅胶与散热模块上端面接触,所述风叶设置在第一腔室内,所述散热模块内固定有发夹铜管;空调外机冷凝器的进口端通过PETG管一与发夹铜管的一开口端连通,发夹铜管的另一开口端通过PETG管二与空调外机冷凝器的出口端连通,所述针阀设置在PETG管一上;所述散热模块1和PETG管一、PETG管二及空调外机冷凝器形成闭环循环系统,该闭环循环系统内部灌注冷却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发夹铜管为内螺纹管。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介质为奶昔流体水冷液或氟氯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模块包括A模块、B模块、螺栓,A模块上端面和B模块下端面均设有放置发夹铜管的凹槽,凹槽的直径与发夹铜管的直径相同,A模块和B模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A模块上端面的凹槽尺寸大于半圆,B模块下端面的凹槽小于半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散热模块与空调外机冷凝器形成闭环循环系统,散热模块吸收控制板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变成蒸发端,使其内部的冷却液体吸收热量汽化流向空调外机冷凝器内,温度高的冷却液经风扇转动散出自身的热量,空调外机冷凝器进行冷却流入的受热的液体变成冷凝端,从而能够使散热模块吸收的热量及时传导出去,达到降温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热管原理结合空调自身特性进行改进,该散热模块装置是闭环循环系统,其一端视为蒸发端,一端视为冷凝端。本发明不受制冷系统部分控制,是独立闭环循环系统且成本较低易于生产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散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散热模块与电控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散热模块、电控板与电控盒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散热模块与空调外机冷凝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71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内抽式纱筒的倒纱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增强现实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