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时检测氨基酸、肉碱、酮类、激素的方法和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7039.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8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敏;王远;张秋韵;卢鹏飞;高新彦;饶维桥;林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72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罗瑶 |
地址: | 51808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检测 氨基酸 肉碱 酮类 激素 方法 试剂盒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氨基酸、肉碱、酮类、激素的方法和试剂盒。本申请的方法,包括用提取工作液对待测血斑样本进行孵育;离心,取上清液,采用串联质谱对进行检测,获得氨基酸、肉碱、酮类、激素信息;提取工作液包括氨基酸同位素内标准品、肉碱同位素内标准品、17α羟孕酮同位素内标准品、琥珀酰丙酮内标准品和有机溶剂。本申请的方法,只需要一次采血就可以实现氨基酸、肉碱、酮类、激素四大类物质的同时检测,节省了人力成本,也避免了多次采血对待测人员的身心影响。本申请的方法,一次性定量检测13种氨基酸、32种肉碱、1种激素和1种酮类,根据这些指标能筛查46种遗传性代谢疾病,提升了对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遗传代谢疾病相关物质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同时检测氨基酸、肉碱、酮类、激素的方法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遗传性代谢疾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变异导致代谢功能障碍,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的疾病,涉及氨基酸、肉碱、维生素、类固醇等多种物质代谢。据统计,每年我国遗传代谢性疾病新生儿达40-50万,对遗传性代谢疾病及早的发现并进行干预和治疗,可避免和减轻疾病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的伤害和影响。
现有应用的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技术有细菌抑制法、酶联免疫法、荧光法等,但这些方法一次只能筛查一种疾病。串联质谱(MS/MS)通过对母离子和子离子的双重选择,大大提升了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从而实现在1-2min内对同一个样本的多种代谢物进行同时检测,可以对氨基酸代谢障碍性疾病,脂肪酸代谢障碍性疾病,有机酸代谢障碍性疾病,激素代谢障碍性疾病等多种类型的遗传代谢病疾病进行筛查。
目前,国际上有美国PerkinElmer公司开发的“非衍生化多种氨基酸、肉碱和琥珀酰丙酮测定试剂盒(串联质谱法)”;国内有广州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非衍生化多种氨基酸、肉碱和琥珀酰丙酮测定试剂盒(串联质谱法)”和“衍生化多种氨基酸、肉碱和琥珀酰丙酮测定试剂盒(串联质谱法)”。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测定试剂盒,都存在如下不足:
A、只能一次性检测部分氨基酸、肉碱和琥珀酰丙酮,而激素类的检测指标需要单独采样,单独检测;
B、新生儿筛查衍生化路线需使用酰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在检测氨基酸和肉碱相关的疾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时候,需要待检者采血两次,有可能造成多一次的心理阴影。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同时检测氨基酸、肉碱、酮类、激素的方法和试剂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氨基酸、肉碱、酮类、激素的方法,包括采用提取工作液对待测血斑样本进行孵育;离心,取上清液,采用串联质谱对上清液进行检测,获得待测血斑样本中的氨基酸、肉碱、酮类、激素信息;提取工作液包括氨基酸同位素内标准品、肉碱同位素内标准品、17α羟孕酮同位素内标准品、琥珀酰丙酮内标准品和有机溶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提取工作液进行改进,具体的,在提取工作液中添加氨基酸同位素内标准品、肉碱同位素内标准品、17α羟孕酮同位素内标准品、琥珀酰丙酮内标准品,并采用串联质谱,可以实现氨基酸、肉碱、酮类、激素四大类物质的同时检测。本申请的方法,只需要一次采血就可以完成氨基酸代谢障碍性疾病、肉碱代谢障碍性疾病和激素代谢障碍性疾病等多种类的多项疾病的筛查,一方面缩减了检测工作步骤和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多次采血对待测人员造成的痛苦或心理阴影。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通过串联质谱检测,在检测干血斑样本时,仅需约3微升血液样本就可以一次性定量检测13种氨基酸、32种肉碱、1种激素和1种酮类,根据这些指标能筛查46种遗传性代谢疾病,大大提升了对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70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