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加工养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6610.2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2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皮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乐嘉华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洞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6 | 代理人: | 黄小栋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加工 养护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混凝土加工养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旋转装置、输送装置、拌料设备、管道洁净装置、混凝土养护设备,管道洁净装置用于洁净输送泵管,混凝土养护设备包括控制箱、通信设备、蓄水设备、移动喷淋设备、电源、集水池。本发明能够实现管道清洁,并回收砂浆污水,解决混凝土运输设备清洗过程的浪费问题,实现对混凝土灵活自由的全方位养护,实现养护的自动化,实现科学、高效的养护,使混凝土制造和养护成为一种高回收、低能耗、资源节约的生产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的加工养护设备和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环保混凝土的加工养护设备以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幅员辽阔,且工程建设项目丰富,是混凝土生产和使用大国。混凝土的原料包括采集的地下资源,如果全部采用新的材料来制备,将会造成资源的枯竭。同时,混凝土原料中的水泥,需要烧制,需要大量的能源。因此,采用新的设备和工艺,对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仅能够保护地下资源,有效遏制资源枯竭的趋势,也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
陶瓷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享誉世界。同时,陶瓷的大量制备也使地下资源过度的开采,造成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而目前的陶瓷回收技术有限,陶瓷回收在制造成陶瓷工艺上和经济效益上都很有限。陶瓷颗粒较大,且有棱角,如果将其回收应用到混凝土的制备中,需要解决粉碎和输送的关键问题。而目前并没有关于陶瓷颗粒回收料应用到混凝土制备的工艺技术。
混凝土输送泵管的内壁一般都是通过混凝土泵将水直接进行泵送冲洗,这种用水清洗混凝土输送泵管的方法不但浪费水资源、污染环境,而且被大量水冲刷出来的混凝土难以再有效利用,造成了对混凝土的浪费。
中国基础建设正加快推进,建设工艺的科学性、高效性正在提高,然而在混凝土的加工和养护方面缺乏科学性和高效性,传统的方式仍然是主流。对于大型预制构件,由于立面养生保水难,加上气候及人工影响等不稳定因素,大型预制构件养生问题一直是施工,监理单位所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保证大型预制构件的早期强度,混凝土拆模后要立即保湿并养生7日以上,大型预制构件在硬化的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如果养护工作不当或不及时,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太快,混凝土在拆模前、甚至终凝前大型预制构件就会产生裂缝。传统的养生靠人工浇水,遇到炎热天气水分蒸发快,1小时就要对梁面进行浇水保湿,效率低,并且存在养护不及时或者不养护现象,造成裂缝对大型预制构件的质量产生影响。
如前所述,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带来对混凝土的大量需求,混凝土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愈加严重。因此,在建筑业和混凝土材料工业,注重节能减排已成为共识,在对混凝土这种高耗能材料的使用中,尽量做到物尽其用。而在科研或检测机构的混凝土搅拌室或生产企业的混凝土搅拌站,冲洗由水泥粘附污染的器具时都将产生大量携带水泥颗粒的污水,如果将这些污水直接排入常规市政排水系统将造成管道堵塞,随意露天排放不仅污染周围环境,也浪费水资源,而污水中的水泥、砂浆颗粒也有回收利用价值,为此,在资源日趋短缺,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的今天,很有必要设计一种混凝土养护污水处理系统,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通过比较,传统混凝土加工养护设备和工艺存在如下的缺陷:
(1)对现有资源缺乏回收利用,整个产业严重依赖资源,并且高能耗;
(2)对于陶瓷类材料的回收利用缺乏相关的专用设备和加工工艺;
(3)混凝土的运输过程浪费严重,对设备的损害较大;
(4)混凝土的运输设备清洗方式落后,浪费水资源,也未能回收其中的有用砂浆;
(5)对混凝土的养护缺乏自动化技术,养护不科学,现有方式落后,水资源回收乏力。
综上所述,在混凝土的制造和使用环节,低回收、高能耗、浪费水资源等现象极为突出。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乐嘉华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乐嘉华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6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