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重量纵向分布载荷强度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6044.5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3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亢亢;韩海荣;王国新;杨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9/08 | 分类号: | B63B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代丽;仇蕾安 |
地址: | 43006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重量 纵向 分布 载荷 强度 计算方法 | ||
1.一种船舶重量纵向分布载荷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船体划分为20个标准理论站距;然后将船艏和船艉分别作为一个完整的标准理论站距,共得到22个标准理论站距;
步骤2,根据静力等效原则,将船上各设备或物品的重量等效分布在该设备或物品所处的理论站距范围内的各标准理论站距上;
步骤3,将分布在船艏/船艉标准理论站距内的重量折算至与船艏/船艉相邻的两个标准理论站距内;
步骤4,逐项迭加船体的20个标准理论站距中各标准理论站距内的等效重量,得到船舶重量纵向分布载荷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重量纵向分布载荷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沿结构水线、设计水线或船长对船体进行标准理论站距的划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重量纵向分布载荷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根据设备或物品的起始纵坐标、终止纵坐标、重心纵坐标,以及各标准理论站距的起始纵坐标、终止纵坐标,确定该设备或物品所处的理论站距范围;其中,当设备或物品的重心纵坐标处于船艏/船艉标准理论站距时,认为该设备或物品的理论站距范围为船艏/船艉标准理论站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重量纵向分布载荷强度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2.1,根据船的设计水线长、肋骨间距、船肿肋位号计算22个标准理论站距的几何中心纵坐标、起始纵坐标和终止纵坐标;
步骤2.2,根据设备的起始肋位号和终止肋位号计算设备的起始纵坐标和终止纵坐标;
步骤2.3,根据设备的起始纵坐标、终止纵坐标、重心纵坐标,以及各理论站距的起始纵坐标、终止纵坐标,确定该设备所处的理论站距范围,以及理论站距范围内标准理论站距的个数;其中,当设备重心纵坐标处于船艏/船艉标准理论站距,认为该设备所处的标准理论站距为船艏/船艉标准理论站距,所处的标准理论站距个数为1;当设备起始肋位号和终止肋位号相同时,认为该设备所处的标准理论站距为其重心纵坐标所在的标准理论站距,所处的标准理论站距个数为1;
步骤2.4,当设备所处的理论站距范围内的标准理论站距的个数大于或等于2时,将该设备的重量按照静力等效原则等效至该设备所处的各标准理论站距上,该设备在其所处的各标准理论站距上的重量分布的计算步骤如下:
第(1)步:将该设备所处的标准理论站距个数n对分,n≥2,等效成两个等效理论站距,利用公式(5)计算两个等效理论站距的等效重量分布P1和P2:
其中,P表示设备重量,α表示该设备重量中心纵坐标与该设备所处的理论站距范围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ΔL为等效理论站距的长度:
ΔL=0.5×n×L/S(6)
第(2)步:按照第(1)步的方式,将等效后的两个等效理论站距分别进行再次对分,计算再次对分后的等效理论站距的等效重量分布,重复第(2)步,直至对分后得到的等效理论站距的长度为标准理论站距的长度,即可得到该设备在其所在的各标准理论站距内的等效重量分布;其中,每次对分时,若待对分的标准理论站距的个数N能被2整除,则对分后的等效理论站距个数为N/2,反之,则对分后的等效理论站距个数为N/2+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60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鼻艏的定位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伸缩式多转向型环境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