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交变流道的变频磁化微咸水射流增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5935.9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4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九;张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谈耀文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交变流道 变频 磁化 咸水 射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变流道的变频磁化微咸水射流增氧装置,包括变频磁化微咸水处理器和外层圆管,外层圆管一端开设有输水口,外层圆管内还嵌套着中层套管,中层套管靠近输水口一端封闭,中层套管内还嵌套有两端开口的内层套管,内层套管外径与外层圆管输出端内径相同,外层圆管的外壁上呈螺旋状缠绕着线圈,线圈分别连接到变频磁化微咸水处理器的变频电路板的正负极。通过交变流道的变频磁化微咸水射流增氧装置可以实现对不同硬度、不同粘度、不同温度、不同PH值的微咸水在交变频率的电磁场反复进行磁化活化增氧处理,达到全方位的高效磁化增氧活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灌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交变流道的变频磁化微咸水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微咸水代替部分淡水进行农业灌溉,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淡水资源的不足,但是微咸水灌溉带来的土壤积盐和作物减产等问题始终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最新的研究又表明,微咸水由于本身富含大量盐分离子,导致了其本身的溶氧能力大大降低,长期采用微咸水进行田间灌溉,会大幅度降低土壤根际溶氧量,威胁作物根系及根际好氧微生物的生长,降低作物根系活力及土壤水肥利用效率,最终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因此,改善微咸水的理化特性,提高微咸水溶氧量成为微咸水安全利用的重要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磁化水处理技术在农业微咸水灌溉及盐碱地改良方面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大量研究表明,微咸水经过磁化处理后,大分子水团簇缔合结构分解为小分子水团,水分子活性显著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大大提高。
目前的农业灌溉磁化增氧装置多采用永磁铁,多注重各类型式磁场串并联组合功能与水流流道垂直切割,采用单向水流流道包括U型流道,窄缝式流道、迷宫式串并联流道等模式,都存在只利用水流流道快速通过磁场单向切割磁力线,获得单次切割磁力线的磁化能量,而没有充分利用提高连续往复多次切割同一磁场这种事半功倍,提高同一磁场磁能利用率的技术途径。这种磁化结构和流道设计不合理,导致了磁化效率低下。与此同时,对于不同水质的灌溉微咸水,采用同一磁场强度,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磁化增氧效果,而且永磁铁的磁性会随时间衰弱,磁场强度大大降低,导致磁化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基于交变流道的变频磁化微咸水射流增氧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磁化结构和流道设计不合理,导致了磁化效率低下,达不到理想的磁化增氧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交变流道的变频磁化微咸水射流增氧装置,包括变频磁化微咸水处理器和两端开口的外层圆管,外层圆管一端开设有输水口,外层圆管内还嵌套着中层套管,中层套管靠近输水口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
中层套管内还嵌套有两端开口的内层套管,内层套管一部分套接在外层圆管内,另一部分延伸至外层圆管外部形成延伸段,内层套管外径与外层圆管输出端内径相同,
外层圆管的外壁上呈螺旋状缠绕着线圈,线圈连接在变频磁化微咸水处理器的变频电路板的正负极上。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外层圆管和中层套管同轴心套装形成的外层环缝流道的横截面积、中层套管和内层套管同轴心套装形成的中层环缝流道的横截面积与内层套管内径形成内层套管流道的横截面积均相同。
内层套管延伸段侧壁上开设有一进气管,进气管为倒漏斗形,内层套管延伸段位于进气管下方的位置延伸有隔板,进气管与隔板围成一具有排气口的气腔。
内层套管延伸段的内腔连接有一带喷嘴的收缩管,喷嘴位于气腔下方。
内层套管与中层套管、中层套管与外层圆管之间的狭缝宽度等于内层套管的半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交变流道的变频磁化微咸水射流增氧装置可以实现对不同硬度、不同粘度、不同温度、不同PH值的微咸水在交变频率的电磁场反复进行磁化活化增氧处理,达到全方位的高效磁化增氧活化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59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