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角瓜纤维的成条装置和成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5319.3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8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汪军;武文正;张玉泽;王永平;江慧;王姜;丁倩;曾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G15/06 | 分类号: | D01G15/06;D01G15/40;D01G15/52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牛角 纤维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牛角瓜纤维的成条装置和成条方法,成条装置包括成条筒、负压室和表面包覆金属针布的喂给刺辊和开松辊,以及与这些部件相连接的电机驱动装置和抽风风机,成条筒为旋转体且位于负压室内,其由一端开口的筒体和位于筒体外侧的筒轴组成,筒体由筒底、筒壁和连接二者的成条槽组成,筒轴与筒底的中心位置垂直连接;成条方法为纤维经过喂给刺辊和开松辊表面金属针布的梳理被分离成单纤维状态,在抽风风机产生的负压气流作用下,传输进入旋转的成条筒,并沿成条筒的筒壁内侧周向平行排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滑入成条槽内并叠合成环形的须条。该成条装置实现了纤维在较低损伤的情况下顺利成条,采用该装置的方法制得的牛角瓜纤维的品质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纤维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角瓜纤维的成条装置和成条方法。
背景技术
牛角瓜纤维是从牛角瓜的种子上生长出来的,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属于天然植物纤维。牛角瓜纤维与木棉纤维类似,可替代木棉纤维用于纺织生产,织成的面料既有丝绸的滑爽质感,又有类似棉织物的透气性和舒适感,同时牛角瓜纤维的横截面的中空度较大,能够作为潜在的吸水吸油材料、保暖材料和浮力材料等,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有技术中的牛角瓜纤维的纺纱工艺中必须经过开清棉、梳棉、并条、制得粗纱和制得细纱等过程。如图1所示,传统的梳棉工艺中,纤维需要依次经过刺辊、分梳板、锡林、盖板和道夫的多次打击,尤其是纤维在锡林和盖板的工作区中会被锡林和盖板的针齿多次梳理打击,由于牛角瓜纤维的单纤维强度低,中空度为80~90%,胞壁细薄,具有刚性,因此,在此过程中,牛角瓜纤维多数会被针齿之间的梳理作用损伤而断裂或直接形成粉末,因此牛角瓜纤维通常不能使用传统的梳棉装置即盖板式梳理机进行梳理成条。此外,牛角瓜纤维一般较脆,其电子扫描纵向截面图和横向截面图如图2和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牛角瓜纤维纵向无转曲,表面过于光滑,因此牛角瓜纤维间扭转抱合作用小,在牵伸区不易受控制同时由于其抱合力较差,纤维流在道夫表面无法凝聚成一层纤维网,也就无法经喇叭口收拢成条,形成生条。
因此,研究一种能够在较低损伤的情况下实现牛角瓜纤维的顺利成条的成条装置和成条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的梳棉装置和方法对牛角瓜纤维的损伤较大以及无法实现牛角瓜纤维的顺利成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在较低损伤的情况下实现牛角瓜纤维的顺利成条的成条装置和成条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牛角瓜纤维的成条装置,包括喂给梳理部件、成条筒、电机驱动装置、负压室和抽风风机;
喂给梳理部件由喂给刺辊和开松辊组成,喂给刺辊和开松辊的表面包覆金属针布;
传统的梳棉机上纤维需要依次经过刺辊、分梳板、锡林、盖板和道夫的多次打击,尤其是纤维在锡林和盖板的工作区中被锡林和盖板的针齿多次梳理打击,在此过程中,牛角瓜纤维多数会被针齿之间的梳理作用损伤而断裂或直接形成粉末,因此牛角瓜纤维通常不能使用传统的梳棉装置即盖板式梳理机进行梳理成条;相比于传统的梳棉机,本发明的成条装置只有包覆有金属针布的喂给刺辊和开松辊对纤维进行了分梳打击,可对纤维流进行柔性梳理,减少纤维间的横向联系,提高纤维的取向度;
成条筒为旋转体,由筒体和筒轴组成;筒体一端开口,由筒底、筒壁和连接二者的成条槽组成,筒体的直径自筒口向成条槽逐渐增大;筒轴位于筒体的外侧,与筒底的中心位置垂直连接;
成条筒的筒轴通过皮带与电机驱动装置连接,由电机驱动装置通过皮带带动筒轴旋转;
成条筒位于负压室内,负压室与抽风风机连接,由抽风风机为其提供负压气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牛角瓜纤维的成条装置,所述喂给刺辊的直径为4~6cm,所述开松辊的直径为10~1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53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