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纸浆模塑制品组合式成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3875.7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4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冯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雨晨 |
主分类号: | D21J3/00 | 分类号: | D2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纸浆模 制品 组合式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型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纸浆模塑制品组合式成型机。
背景技术
纸浆模塑是一种立体造纸技术,它以废纸为原料,在模塑机上由特殊的模具塑造出一定形状的纸制品,它具有四大优势,原料为废纸,包括板纸、废纸箱纸、废白边纸等,来源广泛,其制作过程由制浆、吸附成型、干燥定型等工序完成,对环境无害,可以回收再生利用,现有使用的纸浆模塑制品组合式成型机无法实现全自动一体化,无法节约能源,效率不高。
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纸浆模塑制品组合式成型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全自动纸浆模塑制品组合式成型机,可以实现全自动一体化,可以节约能源,可以提高纸浆模塑的制造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纸浆模塑制品组合式成型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两组支撑凸台,所述底座靠近支撑凸台的一侧设有PLC控制器,所述底座靠近支撑凸台的另一侧设有模具凸台,所述底座靠近模具凸台的一侧设有等距对称分布的四组以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侧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下侧连接有液压伸缩杆的一端,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板并连接有压模凸台,所述模具凸台靠近压模凸台的一侧设有模具槽,所述压模凸台通过模具槽与模具凸台连接,所述模具凸台的内部设有等距均匀分布的电磁加热棒,所述支撑凸台的上侧设有挤浆筒,所述挤浆筒的上侧设有制浆箱,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液压缸和电磁加热棒的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浆筒的一侧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轴的一端,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挤浆筒并通过轴承与挤浆筒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中间位置设有螺旋肋,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浆筒远离第一伺服电机的一侧设有出浆管,所述出浆管远离挤浆筒的一端贯穿模具凸台并与模具槽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浆箱的内部设有两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内部均设有等距均匀分布的通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浆箱靠近第一隔板的一侧设有环形导液管,所述环形导液管靠近第一隔板的一侧设有等角度均匀分布的出水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浆箱的上侧设有箱盖,所述箱盖通过螺栓与制浆箱连接,所述箱盖的上侧设有负压吸引泵,所述负压吸引泵的进液口连接进液管的一端,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与外部水箱连接,所述负压吸引泵的出液口连接出液管的一端,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与环形导液管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负压吸引泵的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盖靠近负压吸引泵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弧形转板,所述弧形转板的上侧设有把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的下侧中间位置设有第二电机罩盖,所述第二电机罩盖通过螺栓与第一隔板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罩盖的内部设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入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主轴的一端,所述主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一隔板并通过轴承与箱盖连接,所述主轴的外侧中间位置设有等角度等距分布的粉碎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隔板的下侧设有第三电机罩盖,所述第三电机罩盖通过螺栓与第二隔板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罩盖的内部设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轴的一端,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二隔板并连接有锥形磨台,所述制浆箱靠近锥形磨台的一侧设有研磨斜台,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入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制浆箱内的粉碎刀进行粉碎,然后通过锥形磨台与研磨斜台配合进行研磨以及压模凸台与模具凸台上侧设有的模具槽配合从而可以实现全自动一体化,模具凸台内设有的电磁加热棒对纸浆进行烘干可以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右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底侧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雨晨,未经冯雨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38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