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贝母素乙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2626.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3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纠;郑智;谢勇;陈强炬;罗冬青;孙敬龙;吕青;王玲芝;赵永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医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31/58;A61P11/14;A61P11/10;A61P29/00;A61P25/20;A61P1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 代理人: | 李晓贝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人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贝母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母素乙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医疗技术领域,贝母素乙纳米乳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贝母素乙5~15%;表面活性剂15~25%;助表面活性剂0~6%;中链甘油三酯10~15%;余量为纯化水。本发明可显著提高贝母素乙的溶解度,并为贝母素乙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贝母素乙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本草经集注》说:“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散结消痈的功效。按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其中浙贝母(bulbus fritillaria thunbergii)为百合科贝母属干燥鳞茎,张璐《本经逢原》云:“贝母,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浙产者,治疝瘕、喉痹、乳痈、金疮风痉、一切痈疡,皆取其开郁散结、化痰解毒之功也。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浙贝母含有浙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其中贝母甲素、贝母乙素和贝母辛等是较早分离与确定的有效成分,其中贝母素乙,分子式为C27H43NO3,分子量429.64,其结构参见图1所示。近年来研究表明贝母素乙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镇咳祛痰作用、镇痛/镇静、抗炎、改善肺功能、抗肿瘤(乳腺癌、肺癌及胃癌等)及逆转肿瘤细胞和细菌耐药作用,最近我们还发现贝母乙素可以抗结肠癌,药理作用广泛,参与机体或细胞多个生理活动和病理过程。
贝母素有如此广泛的功能,然贝母甲素和贝母乙素溶解度差,有学者用家兔进行贝母素甲的药动学研究,贝母素甲灌胃后体内生物利用度低,这可能与药物水溶性差、吸收不完全,或胃肠道代谢及外排泵机制等相关。同时,在进行贝母乙素抗结肠癌的裸鼠实验中发现,采用DMSO和乙醇等溶剂溶解贝母乙素给药时,腹腔给药后,实验动物很快(基本都在30min以内)死亡。
纳米乳是一种粒径介于10-100nm之间的新型药物载体系统,因其可在外力作用下自发形成,又称自微乳。自乳化药物递送系统(self-emulsifyig drug delivery system简称SNEDDS)是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在合适的比例下形成的无色透明、各相同性的热力学稳定体系。纳米乳结构类型主要有三种即:油包水型、水包油型、双连续型,其制备方法包括自乳化法,高能乳化法,低能乳化法等。以纳米乳为载体制成的药物制剂,可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及载药量、增加药物的溶解性、降低药物的毒性、减少机体耐药性,且具有脑组织靶向性、缓释性以及良好的物理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贝母素乙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可显著提高贝母素乙的溶解度,并为贝母素乙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贝母素乙纳米乳,其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重量百分比组成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医药学院,未经湖北医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26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