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棉弹力针织面料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2571.9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0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梁锦雅;郑彩霞;严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D04B1/14;D04B1/16;D04B1/18;D06C3/10;D06C7/02;D06C21/00;A41D31/00;D06M11/61;D06M16/00;D06M101/0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闫加贺,姚亮 |
地址: | 528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棉 弹力 针织 面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涤棉弹力针织面料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属于针织面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仅对衣服的外观有很高的要求,对面料的质感和服用性能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们致力于研发一种服用性能更加优良的新型针织面料,它既适用于对平整度要求高和缩水要求高的衬衫款成衣,又能用于质地要求挺括的外套和卫衣款式,而且特别适用于对弹性要求高的成衣款式,在针织成衣对面料的选用上提供一个更好的选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棉弹力针织面料。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涤棉弹力针织面料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涤棉弹力针织面料作为成衣面料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涤棉弹力针织面料,该面料为首先采用针织双层织布方法形成针织双层织物坯布,再对该坯布进行功能性后整理得到的;
其中,针织双层织物坯布的双边用纱为弹力涤纶丝,单边用纱为棉纱,且所述弹力涤纶丝及棉纱搭配相互交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针织双层织物坯布的双边用纱为弹力涤纶丝,单边用纱为棉纱,且所述弹力涤纶丝及棉纱搭配相互交织即针织双层织布方法的双边织法所用纱为弹力涤纶丝;单边织法所用纱为棉纱,且所述弹力涤纶丝及棉纱搭配相互交织。
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弹力涤纶丝为双组分弹性纤维(质量比较稳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力涤纶丝的纤度为49.0-73.0de(+/-1.1),强度为3.4g/d(+/-0.2),伸度为30.0-34.0(+/-2.0%)。
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弹力涤纶丝为50D-75D杜邦双组分弹性纤维。其中,杜邦双组分弹性纤维属于一种高新技术的新合纤,其工作原理是纤维中不同组分的热收缩性能不同,并且其具有永久的主体螺旋结构,永久性弹性,耐磨损,不怕漂白等特点。当然,本申请也可以选用其他品牌的弹力涤纶丝,只要保证能使本申请所得涤棉弹力针织面料具有相应的弹力效果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棉纱为100%棉纱;
更进一步地,所述棉纱为40-80英支100%棉纱。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款式需求和厚薄度选用不同的纱支组合进行搭配。
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涤棉弹力针织面料的抗起毛起球级数大于3.5(按照ISO 12945-2规定的方法测试)。
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涤棉弹力针织面料的烘干缩水为+/-5X+/-5%。
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涤棉弹力针织面料的克重为170-270gm/m2。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涤棉弹力针织面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采用针织双层织布方法,以棉纱和弹力涤纶丝相互交织形成针织双层织物坯布,再对该坯布进行功能性后整理,得到所述的涤棉弹力针织面料。
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针织双层织物坯布采用针织双面机进行编织;
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用棉纱的纱长为70-90mm,弹力涤纶丝的纱长为95-125mm。其中,所述针织双层织物坯布采用棉纱和弹力涤纶丝的纱支搭配,同时制作过程中对纱长密度适当地进行调节。具体而言,棉纱的纱长不宜设置太疏,以避免紧密性不足,建议棉纱的纱长范围为50C=70-90mm;弹力涤纶丝的纱长不宜设置太密,以避免延伸性降低,建议弹力涤纶丝的纱长范围为50C=95-125mm。
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针织双层织布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上下盘织针对位排列,第一模上盘以第一针成圈、第二针不编织然后逐针交替的方式编织所述弹力涤纶丝纱线,下盘第一针不编织、第二针成圈然后逐针交替的方式编织所述弹力涤纶丝纱线;
第二模上盘以第一针成圈、第二针不编织然后逐针交替的方式编织所述棉纱纱线,下盘不编织;
第三模上盘不编织,下盘以第一针不编织、第二针成圈然后逐针交替的方式编织所述棉纱纱线;
第四模上盘以第一针不编织、第二针成圈然后逐针交替的方式编织所述弹力涤纶丝纱线,下盘以第一针成圈、第二针不编织然后逐针交替的方式编织所述弹力涤纶丝纱线;
第五模上盘以第一针不编织、第二针成圈然后逐针交替的方式编织所述棉纱纱线,下盘不编织;
第六模上盘不编织,下盘以第一针成圈、第二针不编织然后逐针交替的方式编织所述棉纱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25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