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色玻璃镀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2376.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0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泉;李正飞;李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邦美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34 | 分类号: | C03C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900 山东省菏泽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玻璃 镀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镀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色玻璃镀膜工艺。
背景技术
玻璃镀膜是在玻璃表面涂镀一层或多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以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从而生产出满足某种功能的玻璃,主要分为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Low-E)、导电膜玻璃等。传统玻璃镀膜材料一般只能提高玻璃的表面硬度和耐腐蚀性,并且保温性能不佳,难以提高玻璃的美观度及采光率。
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电致变色的方法使玻璃变色,提高美观度,提高玻璃的审美价值,但是只能应用于通电玻璃,且使用寿命有限,难以被广泛应用,并造成能源的浪费。申请号为CN105607374A的专利,将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氧化锂电解质层、离子存储层依次沉积到在玻璃基片上制成电致变色玻璃,较之传统的电致变色玻璃,变色速率和变色幅度都有所提高,但是无外加电场的作用时,仍然无法变色,在大范围的推广上存在较大阻力。
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玻璃的表面硬度和耐腐蚀性,降低室内外热量的交换,通过光的波长和频率的变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只要镀层金属不被破坏,能一直发生颜色变化,不需要任何外加电场的作用,且可逆性和耐疲劳性能良好,使玻璃具有良好的采光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色玻璃镀膜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变色玻璃镀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温度为280-360℃,压强为2-4Pa的惰性气体环境下,将20-30份ZrxAgyMo4-x-y(SizC2-z)镀在玻璃上,镀膜厚度为20-25nm;
步骤二:在温度为280-360℃,压强为2-4Pa的惰性气体环境下,将12-17份WO3和10-13份NiOa混合粉末,镀在玻璃上,镀膜厚度为15-20nm;
步骤三:在温度为280-360℃,压强为2-4Pa的惰性气体环境下,将10-15份ZnF2、15-18份CaF2、2-4份Ce、1-3份Gd和0.5-1份La混合粉末,镀在玻璃上,镀膜厚度为10-15nm。
优选的,所述ZrxAgyMo4-x-y(SizC2-z)中,1≤x≤1.3,0.7≤y≤1,0.6≤z≤1;
优选的,所述NiOa中,1≤a≤3;
优选的,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和氦气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ZrxAgyMo4-x-y(SizC2-z)为复式硅碳化物结构,为第一层膜,加强了玻璃的表面硬度和耐腐蚀性,降低室内外热量的交换,提高玻璃保温性能;
(2)本发明以WO3和NiOa为第二层膜,通过不同的波长和频率的可见光辐射产生变色现象,第三层膜中的ZnF2通过镀层界面渗透到第二层膜中,提高了WO3和NiOa的光致效率,2%的ZnF2能使WO3-NiOa体系的变色效率提高150-200倍,ZnF2的光生电子通过界面转移至WO3-NiOa体系,同时WO3和NiOa产生的空穴将迁移到Zn2+的价带上,并最终被F-捕获,并产生长波区的吸收,从而导致WO3和NiOa发生变色,并提高了镀膜的可逆性和耐疲劳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邦美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邦美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2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铝渣自动扒渣机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刹车片生产的分步加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