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1898.4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4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傅永滕;薛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D22/0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张晓芳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钣金件 曲面成型部 曲面成型 铆合件 铆合 成型模具 曲面轮廓 成型模 贴合 组装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钣金件、一铆合件以及一成型模具,其中成型模具有一曲面成型部;将钣金件贴合于曲面成型部;将铆合件组装至钣金件;以及藉由曲面成型部将铆合件与钣金件进行铆合,且于钣金件上对应曲面成型部形成一曲面轮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尤指一种可增加强度且降低制造成本的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电子装置的外观壳体皆是由钣金件制成。一般而言,钣金件的厚度较薄,先前技术会先在钣金件上打凸包,再将凸包回压,以增加钣金件的强度。此外,因应不同的外观设计,在强度补强完毕后,先前技术会利用曲面整型模具于钣金件上形成曲面轮廓,接着,再量测曲面轮廓是否符合标准值。若曲面轮廓不符合标准值,则以新的钣金件重复上述步骤。若曲面轮廓符合标准值,则将其它部件与钣金件进行铆合。在铆合完毕后,再量测曲面轮廓是否符合标准值。若曲面轮廓不符合标准值,则以另一钣金件重复上述步骤。若曲面轮廓符合标准值,则将此钣金件入库或进行组装。
然而,上述打凸包与将凸包回压的作法会在钣金件的表面留下压痕,而影响产品外观。此外,若需对钣金件进行越多的补强处理,则模具的设计越复杂,使得模具成本提高。再者,模具站数越多,人工成本与机台成本也会提高。更甚者,先前技术是先于钣金件上形成曲面轮廓,再进行其它部件的铆合,在铆合过程中,钣金件的曲面轮廓会受铆合的影响而偏离标准值。此时,此钣金件便需废弃,进而造成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增加强度且降低制造成本的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钣金件、一铆合件以及一成型模具,其中成型模具有一曲面成型部;将钣金件贴合于曲面成型部;将铆合件组装至钣金件;以及藉由曲面成型部将铆合件与钣金件进行铆合,且于钣金件上对应曲面成型部形成一曲面轮廓。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利用具有曲面成型部的成型模具,将铆合件与钣金件进行铆合,且同时于钣金件上对应曲面成型部形成曲面轮廓。在铆合件与钣金件的铆合过程,即会增加彼此的结合强度与结构稳定度。在铆合过程中同时形成曲面轮廓,可以经由铆合件与钣金件组合的强度获得更有效率与稳定的曲面轮廓。此外,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简化了许多制程步骤,因此,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钣金件、铆合件与成型模具的示意图。
图3为钣金件贴合于成型模具的曲面成型部,且铆合件组装至钣金件的示意图。
图4为藉由曲面成型部将铆合件与钣金件进行铆合,且于钣金件上对应曲面成型部形成曲面轮廓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钣金件、铆合件与成型模具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 钣金件
12 铆合件
14、14' 成型模具
100 曲面轮廓
140、140' 曲面成型部
S10-S22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18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弯机下模制作方法
- 下一篇:金属捆扎带搭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