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钠离子低温电池硫化亚铁/碳包覆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1683.2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2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萍;范红红;吴兴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4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钠离子 低温 电池 硫化亚铁 碳包覆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锂/钠离子低温电池硫化亚铁/碳包覆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材料具有纳微构型,在低温环境下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并且成本低廉,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传统化石能源储量的衰减以及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开始致力于研究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材料。锂离子电池(LIBs)凭借其安全可靠,能量密度高及环境友好等优势成为人们首要的研究对象。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成功应用在各种便捷式电子商品中,例如移动电话,电动汽车以及笔记本电脑等。金属钠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主族,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钠离子电池(SIBs)和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类似。钠相比锂而言分布更广泛,储量更丰富,因此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L/SIBs凭借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优势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然而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常温电池性能的探索,对低温环境下的电池材料性能报道少之又少。这是因为在低温环境中,离子的扩散过程相比室温而言比较缓慢,从而导致电极材料整体动力学过程减慢。此外,电极材料在低温环境中容易从集流体上脱落下来,致使电极结构破坏,电池容量快速衰减。碳包覆、杂原子掺杂和结构改性是目前改善电池低温性能行之有效的方法。电极材料是电池结构的核心组成,因此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能有效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石墨是目前市面上最常用的负极材料,虽然其生产成本低廉,但其低的理论比容量(372mAh g-1)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硫化亚铁(FeS)因为多电子转移反应机理,其理论比容量(609mAh g-1)远高于石墨,同时其来源广泛,易于合成,具有很好的商业化潜质。
然而,FeS在作负极材料时存在以下问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1)在脱嵌离子过程中,电极材料体积变化大,致使结构坍塌,从而导致电池容量大幅度下降。(2)FeS的导电性差,循环中容量快速衰减。针对以上问题,降低材料尺寸及与具有高电导率的碳材料复合是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纳米材料振实密度比较低,降低了材料的实用性。因此,如果能够设计一种纳微结构的电极材料,将纳米结构短的离子传输路径优势与微米结构的高振实密度优势结合在一起,将会大幅度提升材料的性能及应用范围。因此在本发明中,我们利用一种原位的溶剂热法结合低温退火处理,成功制备了石墨化碳包覆的硫化亚铁(FeS@g-C)复合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我们观察到复合物是尺寸均匀的微球形貌结构,进一步通过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HRSEM)可以看到每一个微球又是由很多均匀尺寸的纳米颗粒自组装而成。有趣的是,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分析,我们观察到每个FeS纳米颗粒的外面都包覆着很薄的的石墨化碳层(g-C)。这样的结构设计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原位生长的石墨化碳层可以有效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从而保证了材料结构的完整性。(2)石墨化碳和FeS纳米颗粒之间亲密的接触不仅能增强电极材料的导电性,而且能加快动力学过程。(3)独特的结构可以同时满足短的离子传输路径和高的振实密度(1.55g cm-3)。由于原位生长的石墨化碳与纳微结构的协同作用,这种电极材料在低温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例如当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测试,电池在-20℃下,0.2A g-1电流密度,经过80圈循环,容量仍有562mAh g-1。当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测试,电池在-25℃下,0.05A g-1电流密度,经过80圈循环,容量仍有311mAh g-1。另外,该材料合成产量高,有望实现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合成一种能应用于低温环境的负极材料,这种设计采用原位的溶剂热法结合低温退火处理,成功制备了石墨化碳包覆的硫化亚铁(FeS@g-C)复合物。有效地结合了石墨化碳的导电性与纳米结构的短传输路径和微米结构的高振实密度,制备出来的复合物在用作电池负极材料时表现出优异的低温电化学性能,而且成本低廉,过程简单,有望实现商业应用。
本发明的石墨化碳包覆的硫化亚铁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铁源、硫源与有机试剂混合一起,借助磁力搅拌器得到均匀的溶液。
(2)将反应溶液装入反应釜内,在烘箱中反应一段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16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