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铸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1252.6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0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嘉萌鸿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04 | 分类号: | C22F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520 重庆市合川区土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铸件 表面 热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铸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将铸造完成的铝合金铸件,直接将其置入25‑35摄氏度的水中进行淬火,待其温度降低至100‑150摄氏度,将处理后的铝合金铸件放置在电解槽内,并向电解槽内添加电解液,且需保证电解液漫过压铸件,在80‑100摄氏度的条件下对压铸件进行表面电解预处理,且电解时间为5‑8min,并在常温下自然降温度降低至35‑45摄氏度,然后在240‑260摄氏度的条件下再次进行回火,待温度降低至50‑80摄氏度,再次将铝合金铸件在140‑160摄氏度的条件下再次进行回火,且回火时间为30‑50min。本发明能够使铝合金铸件适应于不同的环境,而且不易断裂,保证了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铸件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铸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铝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随之深入。铝合金除了具有密度小、导电性好、导热性高、抗腐蚀的优点外,还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加工及成型性能好等特点,因此用铝合金做结构材料可以大大减轻产品重量和增加结构稳定性,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铝合金铸件的广泛应用,对其的加工工艺也有所提高,对铝合金铸件加工完成后,都会对其进行热处理,现在技术中,热处理都是简单的过水即可。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铝合金铸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铝合金铸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铝合金铸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将铸造完成的铝合金铸件,直接将其置入25-35摄氏度的水中进行淬火,待其温度降低至100-150摄氏度,取出备用;
S2:将S1中处理后的铝合金铸件放置在电解槽内,并向电解槽内添加电解液,且需保证电解液漫过压铸件,在80-100摄氏度的条件下对压铸件进行表面电解预处理,且电解时间为5-8min;
S3:上述完成后,将铝合金铸件取出,并在常温下自然降温度降低至35-45摄氏度,然后在240-260摄氏度的条件下再次进行回火,且回火时间为120-150min,然后将置于冷却风机下进行冷却,待温度降低至50-80摄氏度,再次将铝合金铸件在140-160摄氏度的条件下再次进行回火,且回火时间为30-50min,完成后,将其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即完成铝合金铸件的热处理。
优选的,在S2中的电解液具体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以及六氟磷酸锂的混合液,且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以及六氟磷酸锂的摩尔质量比为1∶0.5∶0.5∶0.3。
优选的,在S1中,将铸造完成的铝合金铸件的放置在水中时,需在30-45s内完成。
优选的,在S2的电解过程中,需将电解槽内的电流控制在1-4A/dm
优选的,在电解前,需将铝合金铸件表面的杂质清除,并保证其表面的清洁。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铝合金铸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有益效果在于:该铝合金铸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是将铸件从铸造机上取出后,就马上进行淬火处理,再次对其表面进行电解后,然后进行回火处理,能够使铝合金铸件适应于不同的环境,而且不易断裂,保证了其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铝合金铸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嘉萌鸿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嘉萌鸿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1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