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顶窗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40447.9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1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赵轩;张硕;余强;卫龙龙;史培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01 | 分类号: | B60R21/01;B60J7/11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周春霞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顶窗,包括顶窗底座,顶窗底座上活动设置有顶窗盖,所述的顶窗底座和顶窗盖之间设置有弹开机构,顶窗盖上设置有触发机构,弹开机构和触发机构之间电连接;当触发机构工作时,弹开机构能够将所述的顶窗盖由所述的顶窗底座上弹开。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乘客不能很快甚至没有能力打开安全顶窗的问题,保障了乘客的人身安全。本发明的安全顶窗在遇到交通事故能够自动打开为乘员的逃生和外部救援节约时间,降低因事故导致的伤亡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车身逃生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安全顶窗。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上安装的安全顶窗各式各样,虽然能够实现换气通风、紧急逃生的作用,但是由于结构还不够完善,当客车发生事故时,本就受惊或受伤的乘客不能很快甚至没有能力打开安全顶窗,不利于乘客快速逃生,因此造成了不必要的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顶窗,其能够自动打开,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顶窗,包括顶窗底座,顶窗底座上活动设置有顶窗盖,所述的顶窗底座和顶窗盖之间设置有弹开机构,顶窗盖上设置有触发机构,弹开机构和触发机构之间电连接;当触发机构工作时,弹开机构能够将所述的顶窗盖由所述的顶窗底座上弹开。
可选地,所述的触发机构包括触发电源、触发开关和电磁继电器;所述的弹开机构包括弹开开关、弹开电源和多对电磁铁,每对电磁铁中的两个电磁铁分别安装在所述的顶窗底座和顶窗盖上,且每对电磁铁中的两个电磁铁分别与弹开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当触发开关闭合时,电磁继电器作用于弹开开关使其闭合,每对电磁铁中的两个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力相互排斥,使得顶窗盖由顶窗底座上弹开。
可选地,所述的触发开关包括锥形筒和金属球,锥形筒的边缘处设置有环形滑道;当车辆正常运行时,金属球位于锥形筒的底部,当车辆发生碰撞或侧翻时,金属球进入环形滑道内,触发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可选地,所述的环形滑道包括内部滑道和外部滑道,二者之间形成环形孔;内部滑道的边缘设置有内部金属线圈,外部滑道的边缘设置有外部金属线圈;当所述金属球进入环形滑道后,能够连通内部金属线圈和外部金属线圈;
所述的内部金属线圈和外部金属线圈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触发电源和电磁继电器。
可选地,所述的锥形筒和环形滑道之间通过回流道连接,回流道用于所述的金属球由环形滑道流入锥形筒内。
可选地,所述的回流道设置在所述的环形滑道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的锥形筒的上方设置有盖子,用于限制所述的金属球滚出所述的锥形筒和所述的环形滑道。
可选地,所述的盖子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凹槽,盖子的边缘位置设置有环形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设置触发结构和弹开机构,当车辆客车发生碰撞或侧翻时,弹开机构在触发机构的作用下工作,能够自动将顶窗盖由顶窗底座上弹开,从而解决了乘客不能很快甚至没有能力打开安全顶窗的问题,保障了乘客的人身安全。本发明的安全顶窗在遇到交通事故能够自动打开为乘员的逃生和外部救援节约时间,降低因事故导致的伤亡率。
2、通过设置锥形筒、金属球和环形滑道形成触发开关,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自动控制触发开关的闭合和断开。
3、设置回流道,当顶窗盖关闭时,保证金属球能够从环形滑道经过回流道进入锥形筒的底部,以便本发明的安全顶窗在下次使用时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磁铁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04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便秘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GaN基LED结构